第九十三章 造访(第1页)

一夜山崩地裂好大的动静。

只消不是聋子、呆子,谁又能高枕安睡?

第二天清晨。

晨钟方敲醒曦光,大半个钱塘之人第一时间翘首北眺。

吓!

一夜之间,飞来山换了形状!

很快,一则消息仿佛春风吹入千家万户:恶鬼伏诛,鬼王被擒,肆虐钱塘数百年的窟窿城败亡了!

最开始,人们是不敢相信的,于是,有门路的各显神通四处打听,没门路的寻常百姓就只好找上了各个桥头路口宣讲《麻衣律》的麻衣师公们,一时间,凡有《麻衣律》处,便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麻衣师公们又不曾掺和昨夜大战,知道的不比百姓多多少,但好在常在街头宣讲,练活了嘴皮子,被问急了眼,就结合着《麻衣律》和各种戏文、传奇现编,什么“鬼王夜袭飞来山,却遭了空山计,城隍爷在门楼上羽扇一摇,杀声喊天,伏兵四出”,什么“黄大使乃天狗下凡,正值城隍与鬼王大战了三百回合,难分胜负,一直斗到地裂山平,黄大师忽的现出真身,咬住了鬼王一腿,才叫城隍趁机一剑砍下鬼头”;什么“李城隍原是雷府天曹,调任钱塘专为伏魔,昨夜请来了往日同僚,雷公电母雨师风伯四大元帅一齐发威,将一众恶鬼殛为齑粉”……

多有矛盾、错漏处,但那么大个飞来山,不,该称飞来台杵在那儿,也就将信将疑地给予十足的喝彩,并给上诚意更足的供奉。

而那些个权贵、豪富们,更早已带上厚礼纷纷亲自登门拜访,却发现刘府门前车马早已排成长龙,便是投递拜帖的队伍也从坊内延伸到坊外,望不到头。然而,即便他们进了刘府,也找不着正主,盖因城隍爷以及一帮子文武判官、将军巡游、典吏孔目都还在飞来山上修整哩。

这都是要攀附骥尾的,自也有惶恐不安的,譬如那位武康侯,中午不到,大门敞开,在十字路口堆起火堆烧得“劈啪”作响,路人仔细一看,里头烧的全是祖宗排位和遗像,武康侯领着十来个大嗓门的仆役向周遭喊话,说武康侯夜观家史、细查族谱,竟发现了数代祖宗为恶鬼所迫,成了鬼王侍者,暗里作了不少错事,他大感痛惜,决意大义灭亲,将这几个不肖祖宗逐出门墙,与侯府再无关系。至于,祖宗们传下的浮财,尽数捐献给城隍庙,为他们积些阴德。

在各坊角落,多少人关上门哭,多少人敞开门笑,多少人悄悄处理了“麻烦”,多少人咒骂着悬梁上吊。

迎潮坊的港口猬集着许多船只,十三家虽称海患已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