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里,笔者从事过类似记者的工作,采访对象和采访地点都有些不太寻常,刚刚接触的时候,常常令我头痛。
比如那天出于工作原因,我和我的团队去大唐长安出差,采访一位声名赫赫的诗人。
推门而入,光从诗人背后洒过来,他眯着眼睛,手里垂着一个空酒壶,带笑看着我。
我问他:「大唐时代的负责人告诉过您,我来采访您吗?」
这诗人笑着点头,随即反问道:「有酒吗?」
「……摄制组没有准备,要不我给您买两瓶?」
「那你去买吧,不喝酒怎么尽兴?」
我:……
我很想说我就是客气一下,但显然今天的采访对象是绝不会跟你客气的。我想起自己记在笔记中的诗,「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位仁兄可是连别人家车马都给换了酒钱的人呐。
没错,这位诗人正是李白,大唐李太白。
而李太白的身后,还站着另一个赫赫有名的诗人,他两鬓衰白,头发零落,名曰杜甫。只是这次采访之前,杜甫就告诉过我们,他只是作为李白的朋友过来旁听,不会接受我们针对他的任何询问。
当我的同事把酒买到之后,采访正式开始。
「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爱喝酒的?人们说酒能浇愁,可是您不像有很多愁的样子啊。」
「别您您的,听着别扭,你若实在想找个称呼,不如叫我谪仙人。」
「……你认真的吗?那不是贺知章吹嘘你的话吗?」
李白哈哈一笑,说:「怎么能叫吹嘘呢?」
这时杜甫告诉我:「你还是太低估李太白的没逼数程度。」
「吾希风广成,荡漾浮世……为三十六帝之外臣。即四明逸老贺老章呼余为谪仙人,盖实录耳。」杜甫把这段文章念给我听,他说:「这是李太白自己写的,他是真觉得自己就是谪仙人。」
我:……
我突然觉得采访一个仙人很有难度。
酒过三巡之后,李白的表达欲极强。
「什么时候开始喝酒的?不记得了,大概是因为酒入胸腹,则豪气顿生,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谁不向往这样的世界呢?酒后就接近这个世界的大门了。」
「至于消愁,我李太白还用消愁吗?」李白扬眉笑说。
我翻开笔记本,说:「拔剑四顾心茫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