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某个兵危战凶的年头,北方外族的铁蹄南下,几乎就要杀进王城。
这个故事的男主郭京是个兵油子,混迹在京城的十丈软红之中。
京城里的达官贵人都很悠闲,仿佛边关的烽火狼烟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郭京的日常生活除了执勤,也没什么正经训练。
这就给了郭京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
郭京的兴趣是修道。
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皆是道术。
郭京时常想,倘若我也有这种道术就好了。
游走在京城的长街上,两侧尽是红袖招,听说新近大火的美人还跟宫里的贵人搭上了关系。
郭京想,倘若我真的会道术,必定也能飞上枝头。
可惜郭京不会,郭京只会变几个戏法,使一招袖里乾坤洒出白磷,遥遥指出燃烧的桃木剑,便能点燃一株老树。
凭这一手戏法,郭京也在坊间挣了不少铜板。
那些年里,像郭京这样的小人物还在为生活奔波,劳碌在京城的繁华里,丝毫不知城外的天空下,将要发生什么。
当郭京从军营里回家,深夜沽酒时,万家灯火犹亮。
最近有高丽的使者过来进贡,舟车劳顿,浪费中原的民力财力,搞得百姓苦不堪言。
朝廷里有位新来的书生表示:「搞这玩意干啥,高丽使者而已,给他脸了?」
然后这位书生就被贬了。
风言风语传在京城的角落里,郭京本来以为这就是朝廷好面子,书生拆穿了这些没用的,因此得罪了人。
结果听人说,书生是因为「所论同苏轼」,就被贬了。
郭京:???
苏轼咋了,苏轼不是个贼有才华的人吗,这年头说话像苏轼一样都要被贬了?
京城里水太深,男主表示搞不清楚。
日子一天一天过,男主还是混在京城里,当初从军时的热血消磨干净,研究道术的热情也褪去浮华。
只剩下务实的手段。
变戏法,骗钱。
酒酣耳热的时候,郭京还会眯着眼睛呵呵笑,说:「实话告诉你们吧,老子这都不是戏法,都是真本事,乃是上天星宿下凡!」
醉话又有谁会当真呢?
郭京醒了之后,都觉得自己演的太浮夸。
奈何市井小民,还真有当真的,三天就有人来问郭京要不要收徒。
郭京能怎么办,郭京也是要面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