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苏轼:天风海雨,杯酒处之(第1页)

从前有个文人,贼跳脱,喜欢给别人起外号,经常得病,比如痔疮,又比如赤眼病,得了赤眼病不能吃肉喝酒,就贼痛苦。

文人想了半天,最终一拍大腿反应过来,说得赤眼病疼的是眼睛啊,不能喝酒吃肉是慢待了我的嘴,我凭什么因为眼睛的痛苦,降罪给嘴呢?

遂喝酒吃肉,眼睛更痛。

文人的弟弟拉住他,说别了别了,多活几年,多活几年。

没错,这位文人当然就是苏轼,苏东坡。

苏辙作为弟控苏轼的弟弟,很多时候都招架不住苏轼的跳脱,比如得痔疮的时候,苏辙刚刚表示我很心痛,苏轼就回信说我好啦弟弟。

苏辙:???

苏辙心想按你的理论,屁股应该更比不上口腹重要,怎么就这么快好了?

苏轼:我发明了茯苓饼,又能治病又好吃,改天给你尝尝啊。

苏辙:……

又比如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刚刚苏辙还为他担忧,回头苏轼又开始狂喜,说这里的猪肉真的好便宜啊!

苏辙:……

多年以后,苏轼在海南饮酒,他写信给弟弟,说这里的海鲜特别好吃。

苏辙已经习惯了,风轻云淡,这辈子自己老哥的人设是永远都不会崩塌了。

放下笔,苏轼自己也又笑起来,好像每次关于酒,关于吃的记忆,都少不了弟弟一份。

喝酒,吃肉,想弟弟,顺便造福百姓,这就是苏东坡的日常。

很多年前,苏轼与苏辙风华正茂,两个少年初至京城,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以为致君尧舜,又有何难。

京城的夜里,他们举杯高歌,醉熏熏地躺在床上夜聊。

苏辙说:「我从小就跟着哥哥读书,未曾有一日分离。而今年纪渐长,即将中举,终将去四方为官。」

苏轼恰好见到床头的韦应物诗,唏嘘说:「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兄弟俩对视一眼,又隔床举起酒杯。

盖上被子吹了灯,还久久不能入睡,苏辙突然说:「哥,我们功成名就后,就早点辞官吧。」

苏轼重重地嗯了一声,说:「到那时候,我们再对窗听风雨,把酒看明月。」

苏辙笑起来说:「哥,有风雨的时候是没有明月的。」

苏轼:???

只是世事无常,他们如约中榜,却没有如约经世济民,继而辞官归隐。

很多年后,苏轼给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