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金牌中介:什么人在买上海老洋房?(第1页)

当了十多年中介,主营上海老洋房,经手上百套房产,我终于实现了「卖房自由」——只做 5000 万以上的单子。

成交后,我经常会受邀去房主家做客。这日,陶老板请我去他家品酒。他那套法租界里的老洋房,是我经手交易,并且委托人重新设计的。

经过改造的老洋房,整体是时下富人喜欢的侘寂风,千金难买的老壁炉成为装饰,落地窗能俯瞰凡尔赛宫同款花园全貌,沙发私人订制,意大利纯手工,我一坐下,就感觉人融化在沙发里。

这十多年间,陶老板已经换手了五六套。他有老上海情结,从新式里弄到老公寓,终于住上花园洋房,二婚娶了个年轻貌美的上海小囡,从一个「沪漂」,摇身一变,过上「上只角」的生活。

我和陶老板还是同一个慈善基金会会员。当然,他是为了拓展社交圈,而我,是为了卖房。

陶老板举杯,感谢我为他打造了这样一个完美的房子,同时抛出一根橄榄枝:「我有个在美国的朋友 Andy,也看中一套上海的老洋房,你帮他留意下。」

「他看中哪一套?预算多少?」我在脑海里迅速搜索——我踏遍上海每一套老洋房,有信心立即匹配成功。

「价格好商量,不过,他只想要 X 公馆。」陶老板说。

「那一套……恐怕有些难办。」这一次,轮到我犯了难。

市面流通的上海老洋房,存量只有百余套,更像是仅此一件的顶级奢侈品。但因为历史遗留原因,很多产权都盘根错节,这成为老洋房交易的最大障碍之一。

X 公馆的产权倒不复杂。这栋老洋房的主人,父亲曾经是沪上知名的资本家,楼里一度住着三代人。

五年前,就有客户看中 X 公馆。我先走访了几位邻居,侧面了解 X 公馆的情况:主人已去世,目前的继承人是他的长子忠伯。除了忠伯的独子长期在美国,其他的老洋房第三代,都带着家人住在这栋楼里。

说起这栋楼,附近弄堂里的邻居们讳莫如深:三楼有间房一直没人住,到了夜深人静时,不时会传来老人的哭声,「老房子嘛,风水都不好。」邻居有点幸灾乐祸,接着又添油加醋地告诉我,「不过呢,也有人说那个老头子,藏了一屋子的金银财宝呢。」

即便如此,由于品相良好,地处市中心,从 2003 年之后,来询价的人就不少。有人曾开出过 1200 万的价格,这在当时,可以购置几套地段不错的商品房,但房子始终没有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