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专栏写作的过程中,韩国演艺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和偶像有关,另一件无关。
无关的那件事,是韩国电影《寄生虫》。这部批判韩国社会现实的故事片,破天荒拿下了 2020 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一全球最受瞩目电影奖项,在它的第 92 个年头迎来了首部非英语作品。
和偶像有关的那件事,是原少女偶像崔雪莉、具荷拉先后自杀;与此同时,10 年前自杀的另一位年轻女艺人——张紫妍的案子,在万众瞩目之中再次宣告不了了之。


结合这两件色彩相冲的事件,有人揶揄韩国社会和文艺界:你拍管你拍,放心大胆地拍,我要是改,算我输。
对于韩国,开放、进步、繁荣的赞许,与财阀、黑箱、邪教的批判,同时出现在我们的舆论场中。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被称为「韩流」的韩国流行文化产业、韩国偶像产业,又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呢?
这些问题如果只站在咱们中国人的视角出发,恐怕也是很难看全面的。毕竟,在我们中国人的世界观中,1993 年以前并不存在一个国家叫「韩国」,只有一个地区叫「南朝鲜」。
因此,短短几年后,当一群或杀马特、或清纯性感的少男少女以「韩流」之名席卷我们的流行文化市场时,其实我们依然不清楚,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我们只知道,从 80 后到 00 后,我们都很吃这一套。我们也时不时会埋怨:为什么中国做不出这么厉害的偶像来?
懵圈的不只是我们,还有韩国人自己。
一、倒逼出来的偶像经济
其实韩国在流行文化这件事儿上「开化」很晚。1995 年 H.O.T.出道之前,韩国演艺圈基本没有所谓「偶像」(???),甚至就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