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开播的《Produce 101》系列,是偶像产业一个很值得观察、值得玩味的现象。一套通用的基础规则,却在韩、中、日三国产生了不同的化学反应,造成了不同的社会影响。
PD 101 第一季海报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PD101》的基本规则——
1 通过节目组海选,招募 101 位来自不同经纪公司的偶像练习生。
2 在节目中,通过真人秀、纪录片、公演相结合,展现每位练习生全方位的特点。
3 被称为「国民制作人」的观众们,通过每期节目周而复始的投票,分批将选手们淘汰。
4 最终幸存的 11 人组团,出道。
5 这支 11 人组合仅进行限时 1 年的活动,随后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套基础规则后来在各国的版本中被普遍使用,只有一些细节调整。
《PD101》策划团队曾明确表示,他们受到了日本 AKB48 模式的很多启发。而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去理解,我们也会发现它和《超级女声》等国民级选秀综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说,这是一套放在韩、日、中三国都能玩下去的规则,它仿佛找到了亚洲少女偶像模式的最大公约数。
AKB48 每年的活动说白了,要么是正在选举,要么就是在去选举的路上。除了一年一回的总选举,还有给歌曲投票的、依据事件投票的各种内部活动,已经玩成了商业闭环。2016 年,「票选」这套东西已经让日本人玩到有点儿腻了,与其再搞个《PD101》,还不如来个《最后的偶像》更合观众们的胃口。
至于咱中国呢?其实那两年少女偶像综艺咱也没少搞,《蜜蜂少女队》啦,《国民美少女》啦,而且湖南卫视还把久违了的《超级女声》新一季打造成了「超级女团」组合出道。但两相比较下来,韩中偶像综艺整体水平的云泥之别,甚至令咱们观众感到羞耻。
</p>
<p><script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