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消费主义批判(第1页)

(一)脏脏包批判

这是一个专靠网络热点而活的互联网公司 CEO 对于网络热点食物的质疑:「为啥这么火?」还曾记得几个月前,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全再说脏脏包,一夜之间各个面包店甚至奶茶店也都卖起了脏脏包,就连我妈那时候都跟我说小区门口卖桃酥的店都卖开脏脏包了。然而母亲大人对于脏脏包的评价是:十块钱一个,死贵死贵的,也不好吃。

不管是新浪微博的 CEO,还是我妈,其对于脏脏包的核心质疑都在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个指出了其本质:巧克力面包,一个评价了其质量:贵、不好吃。脏脏包就是一种典型的消费主义造物,包括其他网红食品、网红店都是。它们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交换价值虚高,通俗讲就是,贵(从其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所需来看);第二是使用价值低,通俗讲就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或者更简单一点「既然卖到了这个价钱,那就应该更好吃一些啊」。这些产品提供的只是一种符号价值。

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你买脏脏包吃,是因为你真的喜欢吃巧克力粉+面包,还是因为看到到处都在卖、身边人都在买、网络上都在谈论?如果是前者没有问题,因为毕竟口味是很主观的东西;如果是后者的话,就要思考一下,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着你去买一个并不了解的陌生产品呢?这一种力量,在学术上定义为「消费主义」。

上图是我在逛街时随手拍到的一个照片:可以看到脏脏包的价格相比于橱窗里同类产品要高出了 50% 左右。我们暂且忽略它的制作成本,单从销售的角度考虑,在这样一个价格非常敏感的门店食品消费领域,同时其作为甜点的可替代性非常高,以这样一个超过邻居同类商品 50% 的价格摆在橱窗里,如果不是大家都熟知的网红产品,是绝对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的(这里的成本是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