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用马克思主义战胜抑郁症(第1页)

上一篇中我写到,当代年轻人中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与工作的压榨——进而言之就是资本的异化有直接关系,这并不是我信口胡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前沿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就开始关注于工作上的压力、挫折、剥削与不平等,对劳动者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探讨的,就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只是介绍关于抑郁症研究的一个方面,更侧重于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目的在于分享知识。引发抑郁症的原因有多种,学界也尚存争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还是要及时就医,谨遵医嘱。

(一)异化

「异化」一词源自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最初的涵义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客体,但这一客体却变成了主体的敌对力量,主体最终被自己产生的客体所控制和奴役。伟大导师马克思从深度、广度上扩展了「异化」学说的内涵,使之成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研究领域。

在著名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四个维度阐述了「异化」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位劳动者从四个不同的维度被异化了:

第一,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成为了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力量。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以,因此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

类似于钉钉他们团队都是用钉钉的,所以钉钉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研发出越能「有效满足老板需求」的功能,他们自己就被剥削的越惨。

第二,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本身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之所以为人,而非动物,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有自觉性的劳动,这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

就像我们看很多新闻,一些拆迁户的大爷大妈们,坐拥几千万的房产,却干起了街道清洁工之类的工作;还有一些家境不错的富二代开着豪车上班,拿着两三千的工资。就是因为人是需要找一点事情做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你现在觉得难以想象是因为你永远处在一个异化的劳动中。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中,劳动成为了一种被迫强制性的肉体折磨。异化的劳动让人们感觉到的不是自由与自觉的实践,而是被迫与痛苦。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的表现是: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旦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异化的劳动,仅仅是为了生存的牺牲与折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