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并不会说太多该如何读一本书的内容。而是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一些需要注意避开的认知误区,这比谈论如何具体的读一本书更有通用性,除了读书,还可以用于工作和生活。
三国中鲁肃作为主战派站在孙权这边,拉诸葛亮刘备过来结盟立下大功,年轻有为的周瑜赤壁之战病死之后,鲁肃坐上都督之位,很是瞧不起大将吕蒙,认为自幼从军的吕蒙不过就是一介武夫。
但是吕蒙后来在孙权和他一对一沟通之后,发奋读书。有一次吕蒙回答鲁肃提出的战略问题,对答如流,让鲁肃大吃一惊,惊讶地说,原以为吕将军只会武略,如今已是学识渊博,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回到事物的发展上,新事物和旧事物。新事物刚出来的时候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比旧事物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旧事物足够强大,有扼杀新事物的能力。
例如电动汽车,刚面世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这很好,绿色环保,电虽然比油便宜但是充电慢啊,春节回老家在高速开到一半没电了怎么办。而且充电桩到处都缺少。所以叫座不叫好。
但这几年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的驱动,充电桩已经遍布市区各个停车场和小区。生产充电桩的企业不断提升充电速度。慢慢的,将会逐渐替代旧能源汽车。
这就是旧事物发展到新事物的过程。普通人只看到眼前新事物的不完善的地方,看到许多困难。而成功的企业家却能看到更远,能一眼看到底。当普通大众都接受了新事物的时候,机会也消失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我们现在看历史,都会认为历史人物为什么会做出现代人看起来明显愚蠢的决策和行动。
未来的人们看现在的我们,也会同样如此认为。我们做的决策,实际上是受我们的过去所学的知识,过去的经验所限制——认知局限性。
三维世界里,任何事物都跑不过光速,有些事情在未来已经发生了,但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其存在。三体有个名句——光锥之内即是命运。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三维世界里,空间和时间实质上是切片,我们下一秒的自己都不是现在的自己,但我们可以感知时间的流逝,却不能回溯时间。
从四维空间来看三维空间,并不存在时间流逝的问题,四维人看到的是无数个空间和时间组成的三维切片,所以四维人可以看到三维世界的过去,看到三维的未来,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