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为了一张 30 年前的毕业证,他们开车跑了 400 多公里(第1页)

第二天一早,我拉着石锋又去了案发现场——张德全家,隔壁的老吕还在睡觉,我把他叫醒,再跟石锋确认整个技术勘察环节已经结束后,我让两人搭把手,帮我找一样东西——张德全的初中毕业证书。

俩人一脸不解地看着我。

石锋没说话,吕科长却问我:「你要那东西干啥?张德全初中毕业都快 30 年了,现在他人也不在了,一个初中毕业证,我们去哪儿找?」

「我想知道张德全初中在哪读的。」

「这还用说啊,肯定是以前的职工子弟学校,现在的 36 中啊。」

我问他怎么这么肯定,老吕跟我解释道:「张德全这个年纪的六厂子弟,当年上学工作基本走的都是一条路,先上六厂子弟小学,再上六厂子弟初中,接着进六厂技校,出来就进六厂工作了。

「他这个年纪的,农村招工进厂没有全民所有制编制,肯定分不到房子;大学生进厂,基本都是干部,混不成他这样;复转军人进厂,在我那边都有备案,这些年就那几个人,没有张德全,所以他肯定是在六厂子弟学校上的学啊......」

我问老吕这事儿能确定吗,他说基本可以,我说「基本可以」不行,必须确定。

老吕说:「得,那咱们还是好好找他的毕业证吧,找不到的话,也可以去 36 中问,估计那边还留着当年的学生档案。」

三个人折腾了一上午,终于在书架的一个储物格后面找到了一堆杂物,其中真有张德全的初中毕业证。

那张黄中泛黑的毕业证上写着:张德全同学,于 1990 年 7 月在机床六厂子弟学校完成义务教育,成绩合格,准许毕业。下面是学校公章和时任校长的私印。

「我说吧,他肯定是这个学校毕业的,跑不了...」吕科长忙出了一头汗,一边擦汗一边说。

我把张德全的毕业证放进手提包,一边草草收拾着被我们翻乱的物品一边说:」石锋,你回去准备一下,带两件衣服,把分局那辆越野车开过来接我,等下跟我去趟北山县。」

石锋愣在那里,似乎没听懂,我又重复了一遍,石锋吃惊的问我,去北山县干什么?

「这会儿来不及解释,你先去开车,具体情况路上说,咱半小时后出发,应该还能赶在北山县公安局下班前赶到,再晚就来不及了。」

石锋一脸懵逼,但看我一本正经,还是应了一声,跑去换车了。

趁石锋换车的功夫,我给北山县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