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的父母还在苦等正义的到来,就在这时,厂里有人通过村干部介绍,直接找到了刘涛家。
对方自称是杨淮海的叔叔,给刘涛父母送来 10000 元钱,说是「手术费」,另外又拿了 3000 块,说是「营养费」,希望刘家收了钱之后,就别追究了。
对 1989 年的农村家庭来说,13000 块钱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看到儿子躺在床上痛苦的样子,刘涛父母断然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杨淮海的叔叔问,那要什么条件才能答应。
「枪毙那些打人的孩子。」
杨淮海的叔叔也火了:「那你们告吧,看最后能不能告赢。」
双方没谈妥,刘涛父母又去找六厂保卫处问案情进展。
保卫处说,案子还在查,但私下里也劝,还是答应对方的建议吧。打刘涛的是一群孩子,就算最后走了法律程序,判下来的赔偿款也不一定有这么多,况且还费时费力,到时刘涛一家得不偿失。
刘涛父母知道了,那天打儿子的学生里,其父母大多是机床六厂有名有姓的人。
除了杨淮海外,辛晓亮、李大林的父亲也都是厂里的领导干部,其中李大林他爸还是前任保卫处长。
刘涛父母不肯屈服,坚持要给儿子讨一个公道。
事情就这么僵持着,保卫处一直拿不出一个让刘涛父母满意的答复,学校也以「事情由保卫处全权处理」为由做推脱。
刘涛在医院躺着,杨淮海等人还是照常去学校上课。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知道了这事。有人告诉了媒体,刘涛遭遇痛殴的事儿,就这样上了省城晚报。
那篇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很多人写信给学校,还有人专门跑医院看望刘涛,教育和公安部门也开始关注事件进展。
终于,1989 年春节后,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六厂保卫处将案件交由派出所处理。
警方的介入使刘涛父母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得到消息,殴打儿子的一伙人全部送进了派出所。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那些打人的孩子,又都回学校上课了。
刘涛母亲迅速赶到派出所,问咋回事儿。
派出所给出的调查结果是:参与殴打刘涛的学生,全部为未成年人,而踢伤刘涛的学生叫李宁,因未满 14 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
至于主谋杨淮海,另几个同学纷纷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