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初,王根生服役期满,因表现突出,大领导想让他继续待在云南,还给他升级军衔。
但王根生想回家查清妹妹的死因,谢绝了大领导。
几个月后,王根生办完转业手续,他以为会被分配到父亲上班的钢铁厂。
但安置结果出来,他竟然被分配到清河区人民政府小车队。
王根生都傻了,他连车都不会开,却被分进小车队,转头去问工作人员,对方告诉他,没错,就是小车队。
王根生说:「你们可能不知道,那时想进机关小车队有多难。」
过去几十年,普通家庭的孩子想改变命运,很多都是靠当兵,毕竟退役后,有机会去体制内的单位工作。

王根生退役时,整个大环境驱使,许多进国企的军人成了下岗职工。他同期战友,挤破脑袋往「旱涝保收」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钻。
其中小车队尤其抢手,是铁饭碗,发展前途好,说不定还能当个小领导。
王根生有个战友,多次立功拿奖,又托关系花了很多钱,才进了县里的小车队,而王根生啥都没做,却直接分到市里的小车队。
我打断王根生的回忆:「很明显,背后有人在帮你。」
王根生点点头:「我也这么想,还问了父母,说是舅舅帮忙安排,他在钢铁厂有地位,市里也有不少有熟人。」
从此,王根生进了机关小车队,一直顺风顺水,先是当了小车队的队长,后来调进机关后勤处,身份也顺利成章的变成了公务员。
石锋调侃他:「原来是舅舅帮忙,人都说亲娘舅半个爹,不帮你他帮谁。」
王根生摇头:「他没这么大能力,背后肯定还有人。我进了机关,想找出那个人,以后在机关也好混些。」
「找到了吗?」
「找到了,不过就见了一面。」
有一次,王根生和舅舅喝酒,舅舅喝高了,告诉王根生,帮他安排工作的人叫冉明贵,是当时的钢铁公司党委书记,现在已调到市政府。
王根生很激动,想不到帮他的人居然是冉明贵。那顿酒后,王根生老请舅舅喝酒,求他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