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真能不归也好,可他必须得归了。在长安,已经挖好一个大坑,等着他跳进去。
唐朝的消亡史,是一部人才凋零史。
01
那一年,大唐帝国成立不久,李世民站在城楼上看着鱼贯而出的新科进士,慷慨自信。「天下英雄,入吾彀 [1] 中矣。」
李世民名义上是皇二代,其实全程参与了创业。得人才者得天下,这道理他比谁都懂。
王者如此荣耀,英雄都来联盟。
创业元老杜如晦、房玄龄,战神秦琼、尉迟敬德,大神都是组团入伙的,后两位更是从朝堂飞入寻常百姓家,做了中国人的守门员。还有一个叫李靖的,是一代战神,也被后世神化。
一代名相魏徵,跟李世民叫板一辈子,死后照样被供在凌烟阁里,让后世子孙膜拜。
彼时,唐诗的盛世还没开始。朝廷的领导班子里是一群书法玩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
文臣武将,各领风骚。贞观盛世,牛气冲天。
某个深秋夜里,一个叫颜师古的老干部拨亮油灯,指着桌子上他刚注完的《汉书》:「治国,靠这个。」又摸摸祖传的《颜氏家训》:「齐家,靠这个。」
几年之后,颜师古随李世民征战辽东,死在路上。他一辈子主修经史,没在战场立功,也没在文坛扬名。
一百年过去了,不知道李唐子孙有没有读他注解的《汉书》,但颜氏的子孙把《颜氏家训》读得很好。
颜真卿,就是其中一位。
02
公元 735 年,用杜甫的话说叫「忆昔开元全盛日」,在大唐历史上,这原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年份。
只是,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一年登上历史舞台的几个人,都推动了日后大唐的风起云涌。
这一年,唐玄宗移驾洛阳,不顾关中大旱,还有心情搞狩猎活动。他有理由高兴——捷报刚刚传来,张守珪的幽州军大败契丹。
在战斗中,张守珪的一个干儿子作战凶猛,被提拔做了偏将,他的名字叫安禄山。
这一年,寿王李瑁的婚礼上,老爹玄宗擦了下三尺长的哈喇子,发表了父爱满满的讲话,祝愿新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新娘是十七岁的杨玉环。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也是这一年,诗人们酒入愁肠,忧伤满江。
为了给玄宗的狩猎活动拍马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