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期继续谈金庸先生。金庸有两个,严格来说有三个:一个就是文学金庸,写文学的,写小说的,影响非常大,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言,这是金庸作品的影响力。第二个就是政治金庸,所谓政治不是他去搞政治,而是说他发表了很多关于香港、关于中国大陆、关于全世界的一些公共事务的看法,而且写得非常到位,某些也非常有争议性,甚至牵起过好多场的笔战。所以在 1967 年左右,在香港有些社会混乱的情况出现,当时金庸还被社会上面一些激进分子列为暗杀目标,当然他没事,继续发挥他在公共事务、政治事务的舆论的影响力。后来到了 80 年代,他作为香港基本法草委会的成员,也对于香港前途的未来发表了很多意见,很有影响力,所以这个就是政治金庸。而政治金庸之所以有影响力,其中有一个关键的元素,跟他办报是分不开的,所以第三个就是报人金庸,报,办报纸,他主要创办了《明报》,在香港也叫做《日月报》,明白的明,拆开就是日跟月。在《明报》工作的人就叫做日月教的教徒,因为明报也被称为日月神教。它从 1959 年创办以来,这么多年来一眨眼明年就 60 年。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香港的报人,这个所谓香港许多也是从内地来的,后来主要以本地为主。让他们在那边发挥影响力,也让他们在那边训练,所以报人金庸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当然金庸到了 1995、1996年 就把报纸卖掉了,卖掉对他来说也是很挫败的一个事情,等一下再讲好了。
所以我们看金庸要看三个金庸,这一期我们讲一下报人金庸。因为好多朋友都知道《明报》很有影响力,到现在还经常被评为最有公信力的香港报纸。在中国大陆很多的领导层,不同岗位的领导层,据说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每天都需要看《明报》的,因为看看上面的消息,看看上面的评论,而且很多的特别社论都由金庸先生自己亲自写的,要参考他的观点,好的也听,不好的也参考一下。所以《明报》的历史还是可以谈一下的,《明报》历史好多人写文章就说了,甚至以前有一位在《明报》,还在金庸旁边好像当过中文秘书,姓张的,张圭阳先生还特别在香港大学读博士的时候,还写了论文,谈到金庸与报纸,后来还把论文改写了,出书了,叫《金庸与<明报>传奇》,里面很多的材料。而我 1997 年在《明报》担任副总编辑,也听很多前辈们说到《明报》的办报纸的事情。因为当时我在报社里面好多的管理层,我的朋友们、上司们、同事们都曾经长期在金庸旁边工作,手下工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