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节 甘地(上):忘了自己是个糟老头(第1页)

从世俗的、传统人类学的美学观点来看,他是长得有点奇怪的,他就是又干又瘦的甘地。我们一般都称他为圣雄甘地,印度国父。你在纽约、英国,全世界不同的地方都会看到他的雕像,放在很重要的大学校园旁边,放在一些公共的空间里面。他的生平,他的信念启发了全世界好多人,进行各种抗争行动,来争取自己还有同伴们的权利。他对人类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因为他的生命太丰富,影响力太大了,我们一期讲不完,分两期来说。这一期我们先谈他的生平,他的故事,他的启发。下一期,我们谈跟甘地同一个时代不同的人,他们心中怀抱着跟甘地一样的理想目标,可是他们选择的路,策略完全不一样。

甘地,1869 年出生,活了 79 岁,1948 年被人家开枪杀死了。

他生出来是个官二代,父亲是个官。他出生在印度西部的一个城市,他家庭的宗教信仰很浓,印度教。从小也是聪明,有钱。在印度,特别在十九世纪中后期,他 13 岁就结婚了,娶的老婆跟他同龄。当时很早熟的。我们对于保护年轻人,什么不准十六岁、十八岁有这个行为,那个行为,其实都是非常现代的概念,甚至某些电影、某些书不许所谓的未成年人去听,去看,也是很现代的概念。从以前下来,希腊罗马时代,根本没有小孩这个概念,小孩跟大人一样讨论同样的话题,讲同样正经不正经的话,看同样正经不正经的书。甘地在当时的印度也是 13 岁娶老婆,就结婚了,之后洞房就生小孩了。

结婚四年之后,有一件事情对他影响很大,就是他父亲的去世。除了因为父亲去世,没了父亲,当然难过、伤心,更重要的是,在他父亲生病期间,他一直在旁边照顾,可是,某一天晚上,就是那么凑巧,他就跑了出去,离开了父亲的房间,去跟他的老婆恩爱。这个时候,这个晚上,他父亲去世了。家人通知他,他马上跑回去,非常难过,内疚、自责。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子呢?他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顺的责任,因为他非常敬爱他的双亲。当然母亲也是非常虔诚的教徒。甘地对于父母亲是很有责任感的。甘地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面写,这件事影响了他一辈子,让他无法放松,永远、每天、甚至分分秒秒就问自己,「我还能做什么来补回我这个罪过,这个错误呢?为了补回这个罪过,我把我生命中每分每秒都贡献给追求伟大的理想,来做一些对于别人,社会,同胞有帮助的好事」。这个成为了他心中很重要的驱动力。

当然,我们这个节目强调学习,可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