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北京,碰到一位年轻的朋友,从事电影工作的。他不断跟我提到,「马老师我最近在你知乎的节目上面,听到关于谁谁谁的故事」,讲了好几个,原来他每一期都有听,而且很多谈到的人物、大师,他听的都有感觉,也有一些想法。我当然希望他能够从我谈的人物故事里学习到对他安身立命有帮助的启发。反正我非常高兴,不是说付钱买这个节目的钱让我高兴,因为允许我在讲一遍,马叔不缺钱用;我是希望用这些很基本的、好多课本都有提到的人,当我谈到一百多个的时候,希望你坚持、连续地听下来,总有一部分能够对你的生命,还有以后不再年轻的生命都有帮助的。
这一期我要讲的大师,真的是大师中的大师,是我的老朋友了,一讲到这个人的名字,就让我想起三十多年前,说起来有三十七八年了,在香港、湾仔,一个小房间,一个角落,蹲着一个年轻人,那个就是马家辉。他在看一本小说。那个场景还历历在目,好像我现在抽身出来,看着年轻的我,才十六七岁,就蹲在墙角。我从小有一个坏习惯,喜欢蹲的,因为我家好小,我根本没房间,我的房间是四个人睡的,几个舅舅,还有妹妹。我蹲在角落,有时候蹲在地上,有时候半蹲坐在小板凳上面看书。其中一本让我很着迷的书叫做《少年维特的烦恼》,你听过吗?鼎鼎大名的名著,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人。这个小说的书名就取的很好,少年维特,年纪很轻的,十来岁,他的烦恼是什么?好像光是小说的书名,已经有一种号召能力,召唤同样是少年,同样是年轻人的我们,我们总有一些烦恼,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至少总觉得自己有烦恼,或者说应该有烦恼,那就看到这个书名就想看。我当时也是。当时没有知乎,也没人介绍给我,我就是自己走在书店,看到放着一本书叫《少年维特的烦恼》,就好奇了,因为书名而翻开来看。后来的故事也打动了我,如同它在十八世纪,打动了无数当时欧洲的年轻读者。后来,不年轻人的也看了,引起很大的讨论、热潮跟争议。
那(本书)作者就是歌德。歌德鼎鼎大名,用现在国家的观念,他是德国人,当然他也是在我们今天的德国出生的。他一辈子好多时间都在游历,到处去走,可是他的老家,在德国,在法兰克福那边住的比较久。小说也是他年轻的时候写的,里面讲维特一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好多人认为说——他自己也承认——自传成份很高,是大文豪歌德自己年轻时候一些爱情的经验。当然,他把不同的事情组装拼合成一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对于未来人生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