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科学,我总是想起我的中学老师,是个女老师,长得高高的,好像有 1 米 75 左右。那个年代的女孩,特别在南方、在香港,算是很高了,高得像阿凡达一样。她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很深,一个圈一个圈的,所以印象很深刻。还有另外一个深刻的印象:她懂得讲故事。那个年头没有互联网,不像你们经常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故事,对于我们,老师就是故事很重要的来源。她跟我们讲了这一位非常重要的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后来这个故事当然好多人都知道了,透过不同的书、媒体,大家都听过,就是他怎么通过泡在浴盆里,而想到解决国王皇冠里面有没有搀杂了其他的物质的方法的这个故事。
一般讲到阿基米德都会说他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天文学家。在我心中,阿基米德能够成为什么什么家,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性格特点,就是他的创意力特别强。而所谓的创意,creativity,有人说过,所谓创意就是能够把两个不相干的事情突然拉在一起看,从新的角度看,他们可能有相关、有联系,能够举一反三。这个时候,你的创意,所谓正反和,我们说辩证法、唯物论,辩证法也是这样,能够从一想到二,或者把一跟二拉在一起,你就得出了「三」的新的角度、新的想法,这就是创意。我们看阿基米德,他躺在浴盆看水满出来,然后想到关于水的浮力,这就是创意的表现。还有他对于各种的其他的工程上面的发明,一些数学原理的推论,能够通过在现实生活里面的观察,然后把不相干的现象拉在一起,推出他们背后的原理。所以我们谈阿基米德的时候,应该也称他为创意家,联想家,这样才比较完整,比较周严。
我们要学习他,这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当然他一定是个天才,我是相信天才论的,他的整个基因、头脑可能比较好,比较强力。每个人生出来,像不同的本子,有厚有薄,有不同的纸的材料,没有办法。重点在于说如何使用那个本子,还是可以经过训练、学习,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提升改进的。像联想力、创意力也是。假如我们把创意、联想力看成一种习惯,我们不愿意什么都敷衍,或者是说满足的话,加入我们有这个习惯,什么都观察,两个明明不相干的,我们偏偏要想出那背后可以连在一起的一个角度,我们就有了新意,有了创意了。所以,首先要有这种习惯,这种心态,不甘心就这样罢休,就这样接受,英文叫 take it for granted。第二个是,什么东西都要往前、后、左、右看,把不相关的东西联想,越不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