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洪通,有人曾经这样称他,当然是一个很夸张的标签,称他为「东方的毕加索」。
在西方世界,人们不一定会将画画画得好的人称为毕加索,因为西方的艺术家太多了。可是对亚洲人来说,特别是华人你问他,西方哪些画家,大概就是梵高、毕加索、马蒂斯,好像就这几个。所以一打比喻,就被称为「东方的毕加索」。
先不管这个标签夸张不夸张,他的故事倒是蛮独特的。会让我们有所感叹、有所领悟,这个人叫做洪通。
既然称他为「东方的毕加索」,当然是画画的,他还有一个称号,「素人画家」。「素人」是台湾这边很喜欢用的汉字。一般也说平民或者草根。草根画家,等于是说他在画画这方面,没有受过正统的训练。他的思考,他创造的方式,还有他画出来的作品,不易用一般正统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绘画艺术的传统标准来衡量,可是又好像有一种神秘的美感,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
像洪通这样本身是素人,并且拥有不受传统标准衡量的艺术价值的人,被称为「素人艺术家」。在台湾曾经出现过好几个。有一个从素人艺术家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大师,他就是朱铭,雕刻家,他的太极石刻、木刻、铜刻都很好,放在全世界不同城市的美术馆被收藏、被展览,可是他刚在台湾出道,这位洪通先生就去世了。一样的同期出道,也被称为素人艺术家,不过一个是雕刻,一个是画画。
这位洪通先生,1987 年去世,1920 年出生。当时还是日本统治占领台湾的时候,横跨了两个年代,活了 67 岁。他是台南北门鲲江蚵寮人,一听就知道这个地方是打鱼的。他是什么样的草根,可谓草根中的草根。
他命很苦,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一般中国称这样的孩子是遗腹子。孩子在妈妈肚皮里面,爸爸就去世了。从封建迷信的角度来说是不吉利的,叫小孩克死了父亲。他四岁的时候,妈妈也死掉了。没有爸、没有妈,祖母和叔叔把他带大,家里的环境不好,什么工作都做过了,捕鱼、放牛,打杂、工人,赚的钱很少。
要说一下鲲江蚵寮,他住的那一区叫南鲲鯓。在那个地方,他慢慢长大,长大后就去高雄打零工,我们可以想像,年轻时候的洪通,蹲在路上,好像今天站在广州火车站旁边的流氓一样,乡下进城,住在路边打零工赚钱,还不识字。
到了 25 岁,日本鬼子走了。1945 年他从高雄回到乡下,又去台南,跟一位姓刘的小姐结了婚,生了三个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