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节 艾瑞莎:在歌声里寻找意义(第1页)

在说音乐界的艾瑞莎·弗兰克林以前,先说一个小故事吧。我在香港,在大学担任教职,还兼书社的 Housemaster ,舍监。可是我们的舍间不是书馆,我不负责关灯,点名之类的。我就像《哈利波特》里面一个一个的书社,house,里面的 house master ,就是作为精神领袖,精神导师,我也是我们书社的大师来塑造我们书社的风格的。我们书社住在我们这里有 200 多人,来自香港,中国大陆,台湾,全世界各地都有。我就是他们的头,跟他们住在一起。当然我的书社比较大,我有 150 平米,他们大概只有几平米,10 平米不到。

有一天晚上,我到我书社的顶楼去看看,有天台,看有没有学生忧郁症在那边看不开准备跳楼,因为很恐怖。我们书社区好几栋,幸好没有在我这一栋,可是不管在哪一栋书社都不好,发生过五六次学生看不开,从韩国来的,从法国来的,香港的,内地的,都跳楼自杀,非常恐怖。所以我偶尔去看看,假如有看不开的同学站在天台那边,我就要辅导一下,安慰一下。那一个晚上,我到了天台,电梯们打开,还没进去已经听到一阵很好听的歌声,非常好听的声音,让我整个人感动得汗毛都立起来了,太感动了。这个声音唱着一首英文的蓝调,blues,主要是黑人的名歌。唱得很感人的,我听不懂唱什么,因为歌词不容易理解,可是那个声音充满了感情,是一个女的声音。那我已经猜到是谁了,因为我们书社今年来了一个在美国南部来的黑人,非洲裔的美国女生,长的蛮高的, 175 cm,也蛮丰满的,像一个哥斯拉一样。偶尔在电梯碰到她聊两句。所以那个晚上我一听那个声音我就猜到是她。那我就踏出去看,果然,她站在天台。因为我们书社的洗衣房放了几个洗衣机就在天台,她可能在等着洗衣机停下来。她在那边无聊就唱着歌。

我在远远地偷听着,感动得不得了,一下就把我带回 30 年前,我去美国芝加哥读书,读硕士的时候。第一天到了芝加哥,到了我住的地方,把行李放好,时差嘛,睡了一个觉。然后傍晚睡醒来出门去找吃的,走在路上,就看到一家小餐厅门口有一个黑人男人,高高的,穿着那个牛仔装,一条牛仔的工人裤,有吊带的那一种,左边拿着一个水桶,右边拿着一把刷子在擦玻璃窗。一边擦,一边唱歌,也是唱的 blues,蓝调。我当时也是非常的感动,感觉他们那种蓝调很哀伤的。可是哀伤里面呢,应该这样说吧,哀而不伤,也充满了即兴性,充满了期待跟希望。虽然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