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也他在身份认同上面,其实属于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而在混乱的时代里面呢,他的身份认同,他个人的选择也颇为混乱。那这种混乱呢,导致他虽然在音乐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可是呢,个人命运方面呢,就受到很大的折腾。到最后可以说是非常悲惨。后来又过了好多年,才重新被人家拿来在音乐史上面,重新来发掘、肯定、研究。这一位老兄叫做江文也。
江文也,1910 年出生,1983 年去世,活了 73 岁。他是声乐家也是作曲家,可是他本来读的是电机工程,搞理工科的,还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后来才在声乐跟作曲方面有所成就,成为当时的大师。
当我说他身份认同,有所混乱,而且不仅是他的混乱,时代也是非常混乱的。可以说是历史的悲剧,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大概听一下他的身份就了解。他在 1910 年出生,当时的台湾就被日本鬼子占领了。而他就是出生在台北,他是客家人,他有个哥叫江文钟,有个弟弟江文光。后来他就跟着爸妈一起回到中国大陆。因为他祖籍是福建,福建永定客的客家人。江文也,他本来叫江文彬,我总是觉得文彬比较好听,文质彬彬。当然江文也好像比较像艺术家这个名字。
他 4 岁的时候,跟着他爸妈从台北就回到了厦门。然后就开始读书了。在厦门读书,读到 12 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照顾不了那么多。而且穷,父亲也没有很有钱,当时的江文彬,哥哥已经在日本读书了,他就跟着,就跑去日本了,到了长野县的上田中学那边读书。
后来中学毕业之后呢,要按照父亲的那个遗愿,他父亲已经去世了,可是有遗愿希望小孩读工科。中国人常说什么,学懂数理化,跑遍天下都不怕。作为父亲,总是希望儿子有个依靠。所以呢,这个江文彬,也就是后来的江文也,他就去了工业学校读书,电气科,反正就跟电机工程很接近。
毕业之后呢,据说还曾经短暂回过台湾,当时台湾还是被日本鬼子占领了。在那边从事工程的基层的工作。可是他真的喜欢音乐,他在日本读工业学校的时候,还有在台湾去工作的时候呢,就课余自己非常上进的。就是我这个节目,经常一直说的,量才适性,才跟性,他就知道自己才华在哪里,他的性格,他的价值观在哪里,就选择音乐这条路。那当然要付出努力。
所以呢,他课余就跑去了不同的音乐学校进修,有时候是旁听,有时候就真的去那些学校读夜间部,就选修音乐还有声乐。他后来刚出道的时候呢,用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