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节 李斯特:音乐就是我的生命(第1页)

向李斯特学习广结友人

在全世界特别是亚洲,每一个学钢琴的小孩的心中都有两个名字或者说是两个梦,他们就是萧邦和李斯特。肖邦跟李斯特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两个人的生命当然也有交集,他们是好朋友,也互相支持互相较量,心里也有过互相的崇拜和嫉妒。可是两个人的生命不管是风格还是年龄都相差较大。肖邦比较短命, 39 岁就去世了,1810 年出生,比李斯特大了一岁,1849 年去世,所以谈起肖邦的时候总有一些哀伤的感觉。李斯特 1811 年出生,1886 年去世,活了 75 岁,他的艺术历程有过多番的转折。

我们熟知的音乐家郎朗曾经在一次采访里面谈到过肖邦跟李斯特,他说肖邦是偶像,李斯特是英雄,李斯特很受欢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确实,特别是在当时的欧洲,尤其在匈牙利,李斯特非常受欢迎。李斯特的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人,其实他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匈牙利的写法,一个是德文的写法。就像郎朗说的,肖邦对于钢琴音乐艺术的高超造诣就像神一样,在我们一般粉丝的心中,偶像像是神,是无法学习的,他远远地站在那边,像北斗星,可以仰望;而英雄,是通过他的行动、他的勇气,还有他不断跟环境之间的互动走向成熟。当然,这并不表示李斯特的音乐造诣比肖邦差,说这句话可能有好多人要反对。可是整个生命的风格还有个人的风格来说,李斯特确实有英雄的感觉,你觉得愿意追随好像也可以追随得到,甚至在某些时刻我们会感觉到这是我个人选择要做英雄的时候,英雄相对于偶像是可以亲近的。

对我来说,我是音乐的门外汉,按我的理解,会用文学的比喻,这个不一定全部对。感觉上,肖邦写的好像是诗,诗里面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那么精炼,对我来说很遥远,我觉得诗是才华的最高表现,你是无法去学习的,当你下笔时,每一个字都是你的才华投出来的炸弹,没办法学习,你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小说就比较接近李斯特,小说是可以去经营的,去铺排去锻炼去修订,当然小说在整个结构上面我们姑且用「复杂」这个形容词,因为它要铺排一个叙事的世界,要说一个故事。小说跟诗歌都是文学上很重要的门类,根据作者的个人风格、性情以及取向的关系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李斯特,作为英雄,朗朗说他多么的受欢迎,多么的有影响力,是什么样的状况呢?我们可以回看一些李斯特的演奏现场,就像现在那些明星一样,令听众和观众们听得看得如痴如醉。有人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