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郁达夫学习文人精神
这一期,我们又谈一位五四年代的文人代表,他是一个典型人物,至少是民国文人里面一个典型,他怎么样个典型法呢?
第一个,他在乱世里面颠沛流离到处走逃难逃亡,不仅在中国大陆不同的城市里面逃,还离开了中国跑去了南洋。去了南洋,很有异国情调的感觉,中国的文人去到南洋继续写作,继续参与报纸的编辑工作,也做一些评论。在大时代里面到处走,好像是在大时代里面找不到一张平静的书桌一样,这是当时民国五四年代的文人,经常碰到的处境,还有另外一个典型的代表呢?就是他的性格,你觉得有些很阴暗很软弱甚至还甜甜的油腻的,那种油腻,不是猥琐的油腻,既然浪漫主义的,整天心里就想着情,爱,欲望,好像有点娘娘的,不够硬汉,算是五四文人中的一个典型,其他搞革命的,写革命文学的是非常硬朗的。可是这一位我们要谈的大师就是黏黏的甜甜的,想着男欢女爱的事情,可能跟他的出生地有关系吧。
他是浙江富阳人,富阳就等于麦家的老乡,麦家就是写《风声》。我不是说富阳地方的人都这样,可是江南的男人有一大部分常是这样黏黏的,心里想着过小日子的小确幸,可是,这个没有错,因为要过小确幸小日子,就总是觉得生命充满欲望,欲求不满,有时候有点无病呻吟。
在我看来。这也是这位大师的一个特征,还有第三个特征,就是蛮短命的。那时候的民国文人,没人做过统计吧,我看蛮短命的,四五十岁要么在战乱的时候死,要么就饿死在战争里面,要么就营养不良,要么就是肺病,好多都蛮短命的,这位超大师也是这样,没到 50 岁就死掉了,而且死了到底什么理由呢?还没有非常确定的答案。当然有人写文章去考据,也基本上可信,可是这一位超大师死得特惨,连尸体都没找到。基本上还算是悬案,所以很倒霉的。
在我心中,这位这一期的大师,这是民国倒霉文人排行榜的第一位吧,他就是郁达夫。
以前也有不少的电影跟电视剧都演过他的生平。因为一个人假如很幸福,从小到大很幸福快乐的,就吃喝玩乐吧,加上做事一帆风顺,没什么好拍。好像你越倒霉越有故事,更别说他的爱情关系婚姻关系,就可以被人家来写了来拍了来改编了来想象了。
正因为他的倒霉,所以让他的整个形象更充满了传奇性,我经常喜欢对学生讲一个故事,套用在郁达夫或说其他人这种情况也蛮像的,正因为倒霉,所以成为传奇。什么故事呢?就是两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