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节 闻一多:绝望的死水(第1页)

向闻一多学习坚持

我们前一集讲到郁达夫,他在 1945 年去世,享年 49 岁。严格来说是失踪了,因为尸体一直没找到,但是各种历史材料告诉我们他死了,而且是死在日本鬼子的手上。我前一集,我说他是苦命文人排行榜的榜首,这样说起来,有点不敬,不是对他不敬,而是对其他的文人不敬。因为在那个大动乱年代,日本鬼子侵略中国,而且国民党法西斯主义政权对中国的控制,正在毁灭中国,所以在动乱里面不管你是文人也好,不是文人也好,男也好,女也好,也真的是苦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苦命的故事,也很难说有个排行榜,谁最惨,谁比较不惨,反正一个字都很惨,郁达夫除去短命外,还有一辈子好像没有享过什么安乐的福气,连工作教书,每个学校教了几个月、半年,九个月顶多一年,又转到其他地方,像郁达夫这种文人的类型,其实还有很多。

另外一位是苦命排行榜里面的人,文人圈里面的一个代表,自己成为一个典型。一方面,他在文学创作上面,自己开了一条路,特别在当时写的新诗,强调新诗的格律、新诗的美、音乐的美、建筑的美、绘画的美、有文学上面艺术的成果。另外一方面,他投身抗日,反法西斯主义。两个方面非常尽力,最后和郁达夫差不多,非常短命,就死掉了,他就是闻一多。我们不管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中学老师应该要讲闻一多的诗,大概老师也会匆匆忙忙讲一下他的故事,里面有很多细节,看到闻一多的悲哀,还有时代的可怕。

闻一多 1899 年出生,郁达夫是 1896 年,这两个短命文人。闻一多 1946 年去世,就被枪杀。郁达夫 1945 年去世,闻一多是 47 岁,他年龄比郁达夫小三岁,他比郁达夫晚死一年,可是他又比郁达夫短命了两岁,都是还没到 50 岁就死了,可是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意义,就像假如我死了 10 年 20 年 50 年不会有人再提起马家辉,可是我们今天,马家辉还需要许多许多人,还是要谈闻一多,还是要谈郁达夫,所以我们就领悟生有轻于鸿毛,死有重于泰山。有些老生常谈的事,好像很浮泛,可是你年纪越大你就越明白,那是真实的。

闻一多本来不叫闻一多,本名家骅,字友三。据说他的原祖是文天祥旁边的人。文天祥是我们说的烈士,特别忠义的。他本身是湖北人,从小爱读书,也懂得读书,就被长辈们称为书痴,也是过目不忘,你看他的头发很密,整个前额线突出,一看就是聪明的。后来他考试在湖北,整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