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近天气很冷,在香港的大叔、中年男人,天气冷的时候,喜欢吃一种食物,就是蛇,《白蛇传》的蛇。
那在香港吃蛇,可能跟在中国大陆不太一样。中国大陆吃蛇,往往是把蛇。好像鸡一样切成一块一块,用来炒,或者是说煮汤。广州当然也跟香港稍稍接近,喜欢吃蛇羮。它是又是汤,可能又不是汤,就是比汤来得浓。它通常把蛇肉,切出来,切成丝,然后跟鸡,还有有人放一些猪肉一起弄,弄成一碗蛇羮非常好吃的。
那吃蛇的时候呢,我们就想到说,这两期,连续谈一个人,那就最适合了,完全配合气氛,这个人呢,名字很有趣,当然是艺名,叫做南海十三郎,因为他是南海人。他出生成长在一个大家族,儿子跟女儿,合在一起排,他排第十三,所以就叫十三郎。
有些听众朋友可能也知道我马家辉有个日本名字叫有马十六郎。有马是日本一个地方,有马温泉很出名的,我在那边冬天泡了一个露天温泉,下着雪,飘着雪,泡温泉太舒服了,太爱这个地方。我每年都去一次,有马,所以干脆就把自己叫做有马十六郎。十六呢,那也不是因为我排行第十六。因为我数一下,以前好像有过十六个女朋友,所以就叫有马十六郎。可是我有马十六郎的生平没什么好说,非常苍白简单,倒是这一位南海十三郎可以说。
南海十三郎本来姓江。我们谈传记,谈人物,往往很有意思一点是,不止谈一个人,从这个人呢,我们好像抽出一个线头,一拉就拉出来很多的其他的线,就好像原来它跟其他的线纠缠不清的。从一个人,我们知道另外一个人,再知道另外一个人,所以呢,当我们谈南海十三郎的时候呢,其实可以从他父亲谈起。他父亲很有意思,也跟蛇很有关系的。父亲、儿子都各有传奇,当然结局也是蛮悲剧的结局。
他父亲呢,当然也姓江,号称太史公,为什么呢?他是清朝最后一次考科举,他就已经进了进士,还去了翰林院,本来是可以当官的,可是后来就革命成功了,辛亥革命了,推翻了清朝,此路不通,所以他当了很短暂的官之后呢,就打道回府。
还是被人家称为太史公,因为身份很高,近似翰林,那大家叫他太史公。那你在香港吃蛇呢,经常会看到那些餐厅吃蛇的地方,就号称什么「太史蛇羮」。前面总要加上太史两个字,好像档次就高了传统就深了。其实他们煮蛇羮的煮法呢,可能跟这个原创太史公的原创的蛇羮很不一样,因为太史公的蛇羮精致很多。我们等一下会谈他的蛇羮怎么弄。
我们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