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节 宋应星:量才适性,才是王道(第1页)

宋应星基本上是一个很闷的人。他是有一些故事,而且通过故事我们也的确能有所领悟,可以浓缩成四个字,咱们中国老祖宗说的四个字:量才适性。重点关键字在于「才」和「性」。一个人有什么才华、才能、能力,加上你是什么性格,你能不能有大成就,许多时候取决于你懂不懂「量才适性」,发挥、找一个对的空间,将自己摆定在一个对的位子,按照你的性格,把你的才华、才能、能力发挥出来,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这一期谈的宋应星就是有这种故事的启发的。你还记得我们有一期谈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吗?当时说这个书里面记录了很多天文地理的知识,被说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那是北宋时代,大概 1057 年,1067 年。中国有老话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真的过了大概五百年,又来了另外一个人,也写了另外一本中国的百科全书。这本书叫做《天工开物》。这本书被英国的一位很重要的研究中国科技文明史的李约瑟博士高度赞许。他说,这个宋应星等于是中国的狄德罗。狄德罗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他编写了《百科全书》。当然,公道地说,《百科全书》规模还是比《天工开物》大和广。可是,《天工开物》对当时的社会中的各种生产,不管农业还是工业、手工业,都有很详细的记录,而且非常仔细,非常具体,我们等一下会谈到。

为什么说宋应星的启发在于量才适性呢?他 1587 年出生,1666 年去世,活了 79 年。他一生横跨了明朝的后期,还有南明、清朝,横跨了这些时段。宋应星是江西奉新县人,他跟他哥,叫宋应升,他们两个读书不错,他们曾经一起去考试。好像那一年有一万多人去考。哥哥宋应升拿了第六名,弟弟小星星拿了第三名,比他哥还厉害。当时的人称他们做「奉新二宋」,很看好,觉得以后可能会出状元、出大官的。爸爸当然也很高兴。可是,事与愿违,后来两个再去考,结果都没有考上。这个小星星连续考了五次,从 29 岁一直考,考到 44 岁都没考到,考一次落败一次,挫折感多大。幸好我们小星星宋应星看破、看开了,我觉得可能他那时候就想着那四个字,量才适性,他就不考了,不玩这种游戏了。

我们听过好多类似的故事,康有为、孙中山、洪秀全,考试考不好,有人去搞革命,有人去造反。可是,宋应星不是,他真的做适合自己性格和才能的事。他从小「每事问」,什么事情都问,当然他记忆力也很好。据说小时候,兄弟俩一起读书,老师来教他们读书,哥哥起床了,弟弟还躺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