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史东前,我想先谈谈匠人。什么叫匠人,我们经常说匠人精神,特别是在日本,不管你做筷子也好,杯子也好,糖果也好,拉面也好,总有一些店,他可能开了十年,可能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做出了自己的风格,而且不会改变。你喜欢就来,反正他有他的原则。当你投入很认真的心力的时候,时间够久,有经验了,通常就会做的很好,不管是美感上面还是品质上面,做出自己的腔调格调。
能够把很小的甚至很琐碎的事当做大事来做,而且认真地做,做出专业的水平,我们就称为有匠人精神。其实,不管是写小说、散文,或者是我们这一期谈的这一位写报道、写评论的老兄,都是有自己的风格,而且投入百分之百、千分之千的心力,做出自己的腔调跟水平,那也是匠人。
说回史东,他是一个著名的美国记者,当然算是匠人,评论界的匠人,而且是超大号那一级的。假如你去欧美世界,跟专业的记者来问,你心中的男神是谁,偶像是谁,你通常听到的答案都是他的名字,这位老兄叫 Stone,史东先生。所有认真的记者都会对他举起大拇指。当他去世的时候,全世界所有的报纸,像《纽约时代周刊》等等都会用专题来谈他的成就。当然,他也有受到争议的地方,可是争议其实是很技术性的问题,我们后面会谈到。
像其中一位台湾的专业记者黄仪,写过一篇长文章,算是华文世界里面谈史东,谈得最详尽的,他整理了七八本关于史东的传记。还有台湾作家李敖,早在 90 年代就写了一篇文章来谈史东。因为李敖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台湾,自己一个人出报纸,《李敖评论》,也一个人出杂志,每个月出一本,什么《千秋评论》《万岁评论》,他引用了史东的例子作为自勉。如果你对新闻工作有兴趣,或者是说对于知识分子该有的典范感兴趣,就要了解这位匠人史东。
史东出生在 1907 年,1989 年 6 月去世,活了 82 岁,是个传奇人物。上网还可以找到他的录音录像片段,他的演讲也好,访问也好,从讲话的语调、用字、表情,就可以知道他这个人的性格非常硬。应该是一个不太好相处的人。也可能正因为这种性格,他才能坚持做自己的那种批判性、火力非常大的自责。
这种性格从他小时候就有了,他出生在美国费城,他的爸妈都是从俄罗斯移民过来的犹太人。史东的笔名通常是 I.F. Stone,I 跟 F 都是他原先的名字最前面的字母来取的简写,他也很喜欢叫自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