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展览,这个展览,是把两个画家,一个中国的,一个日本的,拉在一起。这两个画家,刚听起来有点不伦不类,可是假如你对中国艺术史、当代艺术史稍稍有了解的话,会觉得很有创意。这么好的缘分,能在香港把他们的作品做一个联展。这两个人是谁呢,中国的就是丰子恺;日本的就是竹久梦二。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虽然同活在上世纪八九十代,还在大概 10 个月在同一个空间出现,也就是丰子恺从中国去日本留学。他们都在日本生活过,但没有见过。可是,大名鼎鼎的丰子恺,他的艺术风格是深深受到竹久梦二的启发跟影响,特别是画中呈现的禅意和美感。
在香港举行的当丰子恺遇上竹久梦二的展览,对我个人来说,特别有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过去两年,我家房子挂着的主要是西方的画,毕加索、莫奈、马蒂斯等等。而在我家门外的走廊,挂着两个人的画,就是竹久梦二跟丰子恺。我不是因为知道他们之间的缘分,把他们合在一起的。而是隐隐约约感觉两个人的味道对了,放在一起。去我家找我的,我住 11 楼。你搭电梯一上来,门一开,就会看到丰子恺,再往前走,就会看到墙壁上面,挂着竹久梦二的美人画。而且,我把竹久梦二的画,高仿原尺寸的,裱起来,还送过几个好朋友。一个就是林青霞。
丰子恺先生的事,我们下一期再谈。这一期先谈谈对他启发很大的竹久梦二。
好,竹久梦二是谁呢?他是大正浪漫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在 1884 年,命不长,1934 年 50 岁就死了。你一看他,就感觉他有忧郁症,特别是他的眼神,他的身体好像也没有很好。
他原名叫竹久茂次郎,竹久梦二是他的出道艺名。茂次郎出生在冈山,父亲是个地主,有些钱。后来,他活过了大正时代,大正时期主要指 1912 到 1926 年,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位的 14 年。时间不长,可是很关键,因为它接着明治维新下来。当时整个阶段发生了很多事件,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还有后来的欧战。然后,整个日本开放之后展现出它的国力,贸易、经济高速发展。简单来说,是整个资本主义的大爆发。然后,那时候的女性,可以走出家门,有大量的工作机会,等于整个时代的转型,而且种种的西方个人主义、现代主义等等,艺术、人文思潮都涌进来,市场空间也来了。各种书刊、报纸、漫画都来了。
这个时候的人面对大转型,对于日本的未来很有信心。不像明治维新只是学、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