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爱因斯坦学习永远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心。
用大师的思想丰富个人的生命。你好,我是马家辉。
我们先从 1883 年的 3 月 14 号那一天的事情说起。那一天,在德国的一个地方,一个家庭里面,一张沙发上面坐着一个小男孩,头发卷卷的、眼睛大大的、脸圆滚滚的、肉肉的很可爱。那一天,他父亲手拿一个礼物给他,因为那一天是他四岁的生日。他父亲拿了一个小礼物给他,小男孩看着,看得眼睛睁大起来,非常好奇。这是什么礼物呢?这是一个罗盘,有指南针的作用,能指出东南西北的方向。小男孩就把罗盘拿在手里面,左看右看,摸一下,看的眼睛都发亮了。过了好几十 年,这个小男孩变成大人、大叔了,当他回忆四岁那一天的感觉他是这样说的:「那一天父亲给我这个罗盘,好像眼前出现奇迹了,我的脑海好像有一道闪电一样,让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背后都隐藏着他的道理。」
很有意思,他领悟到了那个道理,那个道理就是说原来所有事情都有道理,而其实这件事对他的意义就是,他这辈子存在的、要追寻的,就是解开世界上所有事情背后的道理,而且要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地去追寻。就是这一份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他走上了科学研究。后来,从 1883 年,他四岁,一直以来影响了他自己,影响了人类 100 多年,甚至很明显还会继续影响下去。它等于把人类的思考、思想——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思想——打开了一个维度,影响了那么久,而且会持续的发挥影响作用。对他来说,脑筋思考停不下来也不愿意停下来,所以后来到了晚 年,这位大师自己写一篇文章,好像是写自己的讣文一样,死掉之后要登的文告,说:对于像我这样的人,大家要讨论我到底在想什么、我是怎么想的,而不是只看我发生过什么事、做过什么事、遭遇了什么事。换言之,对他来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如何去想事情还有想什么事情。思考活动永远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一位思考大师,把他的聪明才智放在了科学研究上面,他就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天才的代名词。说到天才就想到他了,他就是爱因斯坦。
我们今天说,你真像个爱因斯坦,你以为你是爱因斯坦吗,那就是天才的代名词了。所以我们可以回想 1883 年的那一天,假如,他父亲不是送他一个罗盘呢,而是送他一把手枪玩具枪,送他一个音乐盒,送他一张图画,一根蜡笔,那事情会怎么样呢?当然,爱因斯坦的整个大脑的结构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