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市中之山居:茶人村田珠光与武野绍鸥(第1页)

日本战国时代,战国大名控制了遣明商船必经的濑户内海,商船不得不停留在堺市,堺市商人因此积累了巨额财富。同时,乱世中的朝臣和僧侣避难疏散来到这里,于是堺市孕育了茶汤文化的新思潮——草庵之茶。

战国时代:1467 年应仁之乱~ 1568 年织田信长进入京都重新统一日本

草庵茶的特点是「小」:相比较将军会所中的书院茶,草庵茶的茶室面积和茶具尺寸都缩小了;从京都疏散来到堺市的文化人,建造小型的庭园,被当时的人们叫做“市中的山居”。

村田珠光

村田珠光( 1423-1502 ),被后世称为草庵茶的开山之祖。

image1

村田珠光画像

珠光首创将「茶」称「道」,反对自以为是、无限制强调自己的主张,用禅的话来说就是「我执」。

最能体现珠光「茶道理论」的,是他写给高徒古市播磨法师澄胤的书信《心之文》,其中说到:做心之师,而不可以心为师。

珠光的审美眼光实现了从唐物向非唐物的转化,从而给茶道的发展带来了更贴近生活的、更本源的美感。

珠光青瓷:珠光拥有过的暗色茶道具,发色不完美,但有一种更自然朴素的美感。

珠光的许多珍藏在本能寺大火中被烧毁,但他珍爱的松花大茶罐幸运地被发掘出来。

image2

(左)松花茶罐(南宋元·1314实际),藏于德川美术馆

(右)珠光青瓷,藏于根津美术馆

珠光的弟子宗珠建造午松庵茶室,被当时的公卿贵人称赞为「市中之隐」,继承了珠光大隐于市的清丽茶风。

武野绍鸥

武野绍鸥( 1502-1555 ),茶道的先导者,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