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难以突破的阶段,也称之为瓶颈。大家想想,造成瓶颈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普遍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讲讲依据什么样的原则,才能展开一次有价值的思考,并突破原有思维的桎梏。
很多时候,瓶颈障碍是因为自己画地为牢、固步自封造成的,而且自己对此还没有意识到。其实,没人拦着我们打开我们的思维世界。
我们上节课讲到马云提出的「五新」观点受到来自娃哈哈的宗庆后、格力的董明珠,以及 TCL 的李东生的挑战。说是挑战,其实就是对这一观点不赞同。
首先声明一个我们将要使用的原则,我也希望大家掌握这个原则,这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保证良好沟通效果的原则。
我们在考虑别人的观点的时候,应该抱有这样一个原则,我称之为沟通的宽容原则:那就是尽力站在别人提出某一观点的出发点这个基础上,争取为他的观点辩护找到各种理由,以此作为理解别人观点的根据。当这些工作完成后,我们仍然不能同意别人的观点时,我们提出自己的相应的观点。而不是依据情绪化,或者只是简单的反对立场。
我们依据这个宽容原则试着来分析「五新」的观点。
在《商业密码与概念延伸》一节课上,我们讲到打造概念,马云的这几个「新」就是在打造概念,不过,由于提出来的不够清晰,所以引发了很多的争论。
五新是: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或者也说新能源。
零售就是对终端客户的销售,所以是零散的,称为零售。新零售其实是想说新的零售方式,原有的是商店模式,从店铺、柜台到超市,人类社会花了几千年,从 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超市到 90 年代中出现网购,人类花了短短 40 年。
零售并不新,新的是零售的方式。
再看新制造,制造是加工生产的过程,新制造不是说不再生产加工,也基本是从新形式上来解释。所以这个新制造的含义就显得不太清楚。至少包括新技术,新技术比较好理解,那新技术的目的是什么?还是要用到各个领域,包括制造过程,包括零售方式,等等,因为技术本身是工具。新制造除了包含新技术还应该包括新理念,把产品设计成什么样,它的功能需求有什么变化,都要有「新」。新制造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金融是资本市场的高级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