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又经常因为表达不清而无人理会,或者与别人讨论相关事务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对方的错误或者诱导,结果陷入不利的局面。自己表达的问题,之前的课程里多次提到过了。而在讨论的过程中虽然不是唇枪舌战的争论、辩论,但是也要避免别人错误的理解自己,在他人出现错误的时候也要能够加以识别。
从这节课开始,咱们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讨论一些比较复杂的推理过程。
庄子和惠子关于鱼儿是否快乐的辩论。
庄子崇尚自然,逍遥天地之间,所以看到水中的鱼儿,忍不住感慨道:「哎,惠兄,你看这水里的鱼儿是多么快乐呀!」
惠子是位比较严肃的人,两人虽然是好友,但性格不同,真是和而不同了,作为名家的人物,虽然一起散步,但还是忍不住反问:「是吗,可是,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快不快乐?」庄子感觉好玩起来了,就接着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快乐呢?」
惠子微微一笑,「对,正因为我不是你,而我又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鱼儿快乐,所以我知道,你不知道鱼儿是不是快乐,因为你不是鱼。」
庄子脑子多快,毫不示弱:「不对,你又不是我,但你却说你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快乐;你还是知道我啊,所以我虽然不是鱼,但我却也可以知道鱼儿是不是快乐。」
惠子哈哈一笑,「庄周呀,你这可就是在狡辩了喽。」
庄子嘿嘿一乐,「惠施啊,你又何尝不是在狡辩呢。」
高人一起散步,都能聊出高级的话题,这可以看做比较有层次的散步啊!
我们先弄明白他们之间这段对话的意思。
庄子感慨鱼在水中游,非常快乐,这基本是属于情感方面的想法,一种自我感受,像我们之前讲到日月星辰,不管它们是不是无生命的自然存在,我们还是可以因为它们生发出很多的情感。
可是经过惠子一问,这个问题转向思辨的方向了,到理性分析的角度上去了。
是啊,人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甚至连鱼是不是有快乐的感受也不知道。所以,惠子的疑问也没无理取闹。
但是庄子却不愿认输,他觉得这种感受是我自己的,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呢?其实啊,庄子自己的感受是可以有的,但是不能因此说鱼本身快不快乐。
所以,惠子所说的不知道鱼,是人与鱼之间没法互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