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节 第十周小结(第1页)

很多看似古老的智慧,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依然能够指导我们的内心和行为,因为这些智慧隐含着属于人类的深层密码。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经典的模型。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它的背景。

加拿大裔美国人阿尔伯特?塔克将梅里尔?弗拉德和梅尔文?德雷希尔两人构造的一个关于合作与冲突的模型命名为「囚徒困境」。这个模型在博弈论,乃至从此之后的经济学、社会学等等众多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咱们课上最后分析发现,最佳的方案称为「针锋相对」,而正好能够证明我们的先师孔子说的话,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又令人激动,并且感慨的事。这些智慧至今还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乃至于存在的最佳方式。

其实这个结果应用还可以扩大到非常广泛的范围。比如,家庭里就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家长和孩子关于教育都有自己的理性思考,但结果却又出现很多非理性的冲突。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采纳,「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方式来处理呢?

孩子表现不好,出了问题,要加以指导和纠正,但是不是简单粗暴的打骂一顿完事,这是不负责的教育方式,看似很严厉,其实缺乏关爱,不是真正的教育,是推卸责任的一种手段。就像思维惰性是骗自己一样,这样也是骗自己的办法。

孩子表现的好就要鼓励和表扬,对于孩子来说,未来应该是开放的。培养孩子的心智,做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但是最终要把人生交给孩子自己。

简而言之,「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种非常好的处理人和事的方法。

再讲一点关于博弈论的小知识,博弈论是用数理逻辑研究经济学最成功的领域。著名的博弈论学家约翰?纳什先生给出了囚徒困境的均衡解,就是我们课上讲到的,两个人都会选择「坦白」的非合作策略。

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的位置,我自己做了一个这样的比喻,宏观经济像是我们拿着望远镜在看,微观经济像是放大镜在看,而博弈论是拿着显微镜在看,经济的微观「毛细血管」都看清楚了。

在《聪明一时与思考模式》里,咱们说到不能靠一时的聪明或者天赋,而要形成思考问题的模式,要指出来,大家注意,这里说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仍然要辩证地看,相对稳定,但也会随着时间和事态的发展而变化。变化既可以是天翻地覆的观念大转变,也可以是微调,或者是具体的修正。总之,看问题不要僵化就好。大家也不必担心,因为一旦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