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节 黄金假期与逆向思维(第1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先生真是心境开阔啊,这篇《桃花源记》简直就是中国人的理想之地,西方荷尔德林笔下可以诗意栖居的世界。

我们这节课要通过案例认识一下逆向思维。

中国人传统的吃饭方式是围坐一团,热闹是主旋律。哪怕是最困难的时期,清水里漂着几片树叶,也要一家人围坐一起,这是情感的家园,这是中国的家的概念,这是中国关于家的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

快餐这种现代的餐饮模式由西方舶来,那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的人类行为方式的改变,速度是其中的关键词。传统的饮食方式受到巨大冲击,节奏完全不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适应并喜欢这种方式,从饮食到理念,正在被转变。

饮食是人类交往的最没有障碍的渠道,所以,我一直认为,在被称为中国的世纪的 21 世纪里,我们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文化渗透方面最可能的突破口就在中国饮食。中国美食甲天下,文化跟进,非常好的模式。唯一的担心,中国文化要补的课太多,人员能不能跟上。别自己都不懂,怎么渗透其他文化?谁说这个时代没有理想,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充满理想的时代,太多的事要做、可做,等着人做,可是人呢?都还没睡醒呢!

1987 年第一家肯德基落户北京,三年后,麦当劳落地深圳,从此开始了快餐业的步伐。

快餐食品,一直被诟病,都知道是垃圾食品,所谓垃圾食品就是仅仅提供一些热量,经常超标使人肥胖,营养非常不均衡的食物。它的外延基本涵盖了各类速食品、饮料、方便食品。那为什么大家还继续购买呢?

国人都喜欢旅游,世界各地,由此还引起了许许多多的话题,素质了形象了,等等。去了之后觉得没有想象中好,大呼不值,可是下次黄金假期一到,又开始计划种种出行线路,即便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次可能还是不能满意,却仍是时难以割舍。这种乐此不疲,像是上瘾了。

好,垃圾食品和旅游怪圈,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我们认识一下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换到其他的角度来想问题的方式,不一定必须是对立的角度。

为什么明知是垃圾食品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呢?这个看似不理智的选择,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最初洋快餐进到中国属于高端消费,很多人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