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的方法论里面,有一个叫「亲手打样」,我们强调任何的计划正式开始实施之前都必须来进行打样,而且要由一把手亲自去做这个打样。
什么是打样呢?在我们东北原来的鞋都是手工做的,在做鞋底之前,要先把你的脚的大小形状画个样子,然后把这张纸贴在布上,照着这个鞋样来做,这就是打样。
在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董建昌给杨立青的父亲讲他如何带兵,他说第一,我做你看。第二,你做我看。第三,我再做你再看。当然,在你做和我做之间有一个讲评的过程,就是我做你看,然后你做我看,讲评,我再做你再看,你再做我再看,讲评。反复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来教会士兵如何去打仗。
打样就是试点,我们有一个想法,到底可不可行,能不能够成功,要先找一个小的样本来去做一下测试,如果成功了,我们再去推广复制这个经验,这就是一个打样的过程。所以打样就是把你的产品或者是计划在一个有代表性的小样本之中,比如说是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小规模的人群之中进行测试,看是否和我们设想的一样,并且在这个测试的过程中不断地去修改我们的实施方法,以期找到最佳的方法来达成目标。所以说打样不是漫无目的地的乱打乱撞,不是先打一枪再画一圈,也不是说想一出点子就去试一试。
打样实质上应该是测试我们经过缜密分析认为可行的产品或者计划,并且在测试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去完善让方案可行的做法。所以打样的目的是找到可以复制的解决方法,如果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方案去做试点、去打样,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即便这个方案能够做成功,它也不可复制。什么可复制、什么不可复制呢?就是太复杂的、太依赖于个人发挥的解决方案是不可以复制的。复杂就意味着其他人很难掌握,太依赖于个人发挥,就意味着其他的人很难去发挥。
所以不可复制的方案,不要去测试,不要去打样。我们打样和测试的一定是可以复制的这样一个方案。我们在打样成功,才会去复制,才有意义。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打样不是漫无目的的乱打乱撞,不是去找方法,而是去验证方法。
我记得有人讲过,说拿破仑当年派侦察兵出去,不是去看地形、侦查敌人,而是他事先早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心中已经有了谋划,派侦察兵出去验证,他认为在东边有敌人,派侦察兵过去看一下是不是这样。他认为西边的地形适合埋伏,派侦察兵看一下是否跟他了解到的和设想的一致。这就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