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理解「资产部分」、「负债部分」、「净资产(资本)部分」各自的含义与内容的话,就可以透过资产负债表来把握公司的情况。以客观的数值为判断的基准,因此判断的失误也会随之减少。
例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透过资产负债表来评价自己的公司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比如,如果资产的大部分是负债,就可以知道该公司是依赖别人的资本而生存的。相反,自己的资本越多,公司就越健全。
此外,我们如果结合利润表一起来看的话,就能比较出销售额与负债之间的平衡等问题。
当然,如果商业发展不顺利,就容易依赖于借钱生存下去。即使销售额提高了,但如果利润没有达到自己所期待的数字的话,就特别容易产生靠贷款来维持生存的想法哦。其结果,会使债务不断增加。这种情况在公司经营中可谓是屡见不鲜的。
久而久之,就会使借款超出公司财产(资产),这就是「资不抵债」啦。用完股东投资的资本,仅依靠贷来的钱维持公司的经营。如此一来,公司就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状态。如果资金链断裂,没有企业愿意贷款给你的话,公司就「破产」了。
借钱就意味着不好吗?如果仅因为债务多来判断它是一家糟糕的公司,也是不对的哦。公司可以贷大量资金,说明该公司在社会上是享有一定信誉的哦。例如软银集团(以销售手机为主的通讯大公司)就背负了大量债务。
贷款的终究目的,是为了投资。为了扩大软银集团的规模,实施战略性的四处借钱对策,公司需要在潜力股企业的收购等方面投资。2005 年,为了收购美国的斯普林特公司,债务总额超过了 10 兆日元。尽管如此,通过股价,我们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社会评价并没有因此降低。
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公司有债务,就判断说它是一家糟糕的公司。如果是为了扩大公司规模以及加速商业发展而贷款的话,社会也会给予好评的呢。请不要忘记这一点。
说到底呢,商业中的贷款并不是只有负面影响哦。例如,发展事业初期需要投资,在创业阶段贷款是常见的事情啦。如果没有资金,也没有债务的话,资产负债表就是一张白纸了呢。商业也会因此而无法发展。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的话,我们可能会认为资本是没有利息的老本,而负债则是有利息的老本。因此,我们也会称负债为「别人的资本」。当然,自己的资本越多公司越能健全发展这一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对啦,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负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