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无处不在的「地雷」
关于「资产减值」的故事有很多,比如乐视网的应收账款减值,无形资产减值;獐子岛的存货减值;华谊兄弟的商誉减值等等。实际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存货、坏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都有可能产生资产减值损失。当这些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时,都会记录在利润表的「资产减值损失」这个科目中。下面,我就给你系统介绍下,资产减值损失这个科目。
一、常见的几种资产减值损失
不同类型的企业,出现减值损失的资产往往不同。比如,对于软件类、农业类企业,往往会出现存货减值的问题。对于并购比较多的企业,一般会出现商誉类的资产价值。对于金融资产比较多的企业,常常会出现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所以,对于不同的企业,我们关注的重点就不一样。下面我们来回顾下几种资产减值的情形:
1、存货减值损失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应该知道了,存货是以采购成本入账,随着时间的推移,存货的账面价值可能因市场价格变动、意外损毁、过期变质或自然损耗等原因发生价格下跌甚至灭失等情况。企业往往定期开展存货盘点,当发现上述情况,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著名的「獐子岛扇贝」事件想必你应该很熟悉了,我们再来回顾下:2018 年 2 月 5 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根据其扇贝存货 2017 年年终盘点,由于降水减少、海水升温等原因,大量扇贝「饿死」,这一次的扇贝「饿死」事件让公司合计核销、计提跌价准备 6.29 亿元。
同样的异常事件发生在 2014 年,獐子岛突发公告称,由于海洋牧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扇贝大量死亡,造成了 7 亿元的损失。
存货减值对獐子岛的业绩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产生了很大的信任危机。很多投资人之所以不愿意买农业类股票,正是对于存货减值损失的担忧。

獐子岛 2014-2017 年财务数据
2、商誉减值损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