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5W1H 技巧助你掌握主动权(第1页)

如果你和周围的人,面对一件棘手的事情,但无法做出决策,该怎么办呢?

上世纪 80 年代,英特尔公司还是一个电脑存储器公司。面对日本厂家的低价策略,英特尔连续 6 个季度出现亏损,外界开始怀疑英特尔是否能生存下去。

董事会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开会讨论,依旧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在一个阴雨的下午,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S·Grove),在办公室里意气消沉地与 CEO 摩尔谈论困境:

格鲁夫给摩尔说到:「估计我们要下台了,如果另选一名新总裁,你估计是谁。」

摩尔说到:说不准谁会收拾这个烂摊子,可能是 Marting,也可能你我都想不到的人。

格鲁夫继续问「如果他当选,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可能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做芯片处理器。」

格鲁夫目不转睛地望着摩尔,说:「为什么你我不自己动手?」

1986 年,公司提出新的口号:「英特尔,芯片处理器公司」。伴随着经典广告声,「灯,等灯等灯」的出现,英特尔处理器变得家喻户晓。

在这场对话中,格鲁夫只用了三个问题就解决了困境:

第一个是「如果另选一名新总裁,你估计是谁。」

第二个是「另选一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

第三个是「为什么你我不自己动手?」。

没错,这正是你初学英语时,最入门的三个疑问词,Who,How,Why。

再加上 When,Where,What,这就够成了著名的 5W1H 分析方法。尽管这个分析法很早就被提炼出来,但却往往被我们忽略。

02

今天的分享是,5W1H:重新来看看对话中的经典技巧。这是我对 5W1H 理论的全新解读,这些疑问词你都很熟悉,但可能不一定知道它们的准确用途。我把这个模型称为「普罗米修斯号」,主要是三个方面:

1、「谁创造了人类」 ,电影《普罗米修斯》中,当人类科技达到空前发展,他们就在不断探索,到底我们是谁,谁创造了我。这里模型暗指 5W1H 中的「Who」(谁)和「Why」(为什么)。

2、「获得时空坐标」,人类终于探测到造物主星球的位置,但需要乘坐星际飞船才能过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