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任务管理:如何做关键任务的长期目标规划?(第1页)

一种典型的长期任务就是复习备考,无论是上班族为了充电提升还是学生为了升学就业,都有可能需要报名参考,而通常,实际的考试时间可能是在几个月以后,这几个月的时间就需要计划。

多数人真正意识到自己应该认真做计划并全力以赴进行备考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已经流逝过去了,我的学员小琴找到我时,距离高考就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她感到无法专心复习,脑子里总会胡思乱想,效率很差,自己的成绩又不理想,眼看时间紧迫,在这样下去她只能得到一个糟糕的结果,于是,她找我的核心目标就是能够制定一份合理的计划。她自己曾经制定过的计划全都泡汤,执行不下来,心里很内疚。

我在这里给你以高考举例,但我不会涉及任何高考的具体考试细节,而且,制定计划的方法和思想完全适用于其他任何类型的长期任务。只要是长期任务,就涉及到目标和计划,通常目标是相对清楚的,但计划很不明确。小琴告诉我,她要考二类本科,我问她那需要考到班里什么样的名次,她说 30 名以内,我问她现在的名次,她说是 50 名以后。这时,我们不难发现,小琴目标是比较清楚的,但怎么做到 30 名以内呢?

当我问小琴为了考到班里 30 名以内,她都需要做些什么,小琴却含含糊糊答不出来,她先后的几个回答是:「努力复习?」,「全力准备?」之类,又抽象,又不确定。如果她连具体如何达到目标的手段都不清楚,她怎么可能制定靠谱的计划,又怎么可能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我首先帮助小琴做的,就是搞清楚她具体都要做什么事情才能考到班里前 30 名,明确了这些事情,才能知道小琴需要投入多少时间,才能进一步制定计划,这就是预算控制法。这听上去似乎显而易见,但人们普遍都忽略这个过程,在不知道都要做什么以及花多少时间的情况下去执行任务,人就像背着一座大山一样,每天都是煎熬,每天做得不好固然会自责,每天即使做得不错也感觉不到。

我记得我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一家日企,需要学日语,发下来的日语教材的前言就有这样一句话:「本书相当于的日本语能力测试的 4 级水平,总共需要学习 150 小时左右。」

这句话太关键了,有了这句话,读者就能够知道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制定计划了,假设离考试还有 5 个月( 150 天 )的时间,读者很自然的能联想到平均每天至少要学习 1 小时,有了这根「标尺」,每天的任务量就非常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