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谈李煜,李后主的词。前一集和大家介绍李后主有双重的对比性,第一层的对比是过去与现在,第二层的对比是梦境与真实。我们在上一集里面就谈论了第一个主题,「往事不堪」,主要是以《虞美人》为例,看后主如何在今昔对照之下产生不堪回首的悲叹。今天就继续探讨后主后期词中的另一层面的相对情境,梦与真的问题,看他如何逃避现实,而耽溺梦中的表现。
主题之所以称「旧欢如梦」是因为既然感觉到旧日的欢乐如梦一场,那么逃避现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到梦中去了,用这个标题多少是有一些反讽的意味的。在不断往返于现实与梦境之间,反反复复,李后主在心态上也许已经颠倒了真假是非。
怎么说?就是久而久之,他已经将残酷的现实生活,视为虚幻的,不把它当做真实的存在,反而把梦回故国的情境当做是真的一样。换言之,旧欢如在梦中,日久都信以为真的了。不愿正视残酷的现实,是以真为假,转而耽溺在梦中,则是把假的当真。这是作者逃避痛苦而采取的自我欺骗的方式。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何者为真,何者是假呢?往往都是相对的,大多是取决于每个人的自由心声,各人主观的认定。如同《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见的那幅对联所写的:「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两句的意思是,世间一切都是虚假的,把虚假的当真,其实那所谓的真也毕竟还是假的。而一切都是空无的,以无为有,其实所谓的有终归也是无。
李后主一生就是无法参透这个道理,他活在自己编织的梦中,却又无法真的摆脱现实生活的痛苦,只得用逃避的方式终究无效,却不得不沉迷在梦中。一生充满着矛盾挣扎。好比李白说的:「举杯浇愁愁更愁。」借酒浇愁只能图一时的快味,酒醒会更空虚寂寞。就是本想借酒去消除烦忧,结果反而愁上加愁。而李后主借梦来忘忧,情况也是一样的。所谓以梦忘愁,愁更愁,酒醒以后的失落感恐怕会更大。
上一集提过李煜同时用过这两种逃避的方式,一种是借酒浇愁,一种是沉醉梦中。而事实上,我们仔细阅读李后主被俘虏之后所写的词,真的谈到饮酒,并且强调借酒去消除人间苦恼的就只有《乌夜啼》那一首最后两句:「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而谈到梦的词却有四五处,可见遁入梦中才是他经常使用的方式,而不是喝酒。
喝酒的意象在前期词常常出现,如前面读过的:「酒恶时拈花蕊嗅」,「醉拍阑干情味切」。无非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