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节 宋词——晏几道、欧阳修:别后相忆(第1页)

今天要说的主题是「往事与今情,物是人非的感叹」。这当然都会和离别的题材有一些关系,不过着重点是要谈过去的往事与今日的情境作对照,激荡出怎样的愁情。换言之,主要是要看词人在物是人非的意识中所兴起的今昔之叹。

将会分三个方面跟大家来介绍:一是别后相忆,二是旧地重游,三是情怀不在。今天就先来谈别后相忆。

我在前面的单元中一直都有提到,文人词主要呈现的是一种相对性的美感,词的抒情特质通常是以时空与人事对照为主轴,透过今昔、情景、变与不变等概念的对比,而引发出各种情怀。当中最关键的是,人间情爱之执着与时光流逝的感叹之间的拉扯互动所产生的张力,最能凸现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主题。而词的体制如乐律章节的重复节奏,文辞句法的平衡对称,无疑更强化了词这种相对性的美感特质。在短篇的抒情词中,词人确实常常运用词的上下篇的章法结构、对句形式,达到情景相生、今昔对照、男女兼写的对比效果。

词的这种今昔之叹,往往与回忆的课题是相关的。在词的回忆书写中,过去的人、情、事、物,通常都会转化为一种温馨美好欢乐的象征,无非是作为与当下的时空环境、心情感受对照的坐标,以显露今不如昔的感叹。因为隔了一段时空距离,回忆中的过去都会显得特别美丽,而作者运用词体的特性,用最优美细致的文辞修饰旧日的美好,用反复回荡的旋律让人沉湎在其中,呈现出一种具体的临场感,这美好的情境仿佛从记忆中被呼唤出来,就如同让人活在当下之中,成为永恒的图象,永不褪色。

作者如此用心费力的描绘出回忆中美好的世界,就是企图以一种此情不渝、此志不移的精神,以对抗时空推移变化所带来的失意流转之悲。回忆可以令人暂时忘记现实的状况,在回味过去的美好事物中得到一点点的快慰与欢乐。但美好的回忆也会带给人痛苦,让人不时摆荡在过去、现在的悲喜情怀中,心灵更不宁静。而今昔对照的落差越大,就会形成更大的失落感,令人难以自持。就是说,人越是想留住那美好,到头来越会怅然地意识到在时间的推移中,青春的消逝、爱情的逝去、理想的破灭,终究已成事实,怎么样都是留不住,追不回来的了。

在词的世界里,词人通常是活在自己小小的心灵世界中,才会感到自在,而回忆则是让自己抽离现实最好的一种方式,尤其特别感到年华渐老,生活困顿的时候。词人写别后相思,追忆往日的一段情,无非是想从纷杂的生活和零碎的片断,呼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