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是最富抒情性的文体,词里常借景以言情、叙事以抒情,它主要的作用乃在抒情。通常来说诗有山水诗,词则很少纯粹写自然景色,模山范水之作。但词人如果心情好,有闲情雅致,也未尝不可以词体来赏景,写出别具野趣,另有风味的自然山水景物之作的。
赏景的词是词人以悠闲的心观赏周遭的景物,发现自然景色之美,然后以文词描述出来。所赏之景必有可观之处,而发而为文,亦源自能赏之心,而「佳兴」就是其中的关键了。所谓佳兴,一则是指饶有兴味的情趣。王维诗说「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是指景物中本身就有着美好的情致与意趣,悠闲的人自能体味出来。
佳兴也可以指雅兴,是人性灵中一种高雅的性质,会触景而生发出来的。秦观《雪斋记》说,「雪斋者,杭州法惠院,言师所居室之东轩也。始言师开此轩,汲水以为池,累石以为小山,又氵丽粉于峰峦,草木之上,以象飞雪之集。州倅(就是通判)太史,苏公过而爱之,以为事虽类儿嬉,而意趣湛妙。有可以发人佳兴者,为名曰『雪斋』而去。」就是说最后苏东坡就为言师的雪斋而命名的。他说雪斋所设计的飞雪景象,有点儿戏,但甚有意趣,可以启发人高雅的兴致。因为事物本身有佳兴,所以便容易发人佳兴。让悠闲的人乐于观赏、欣赏,并能体会它真正美妙之处。
元代刘文清有一首词,《玉漏迟》说:「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老天所安排的春夏秋冬四时的美好情趣,就是要留给幽隐山林的人,或是娴雅的人士去评赏。所谓「清赏」,就是清新闲雅的观赏,而这份观赏的心乃源于一份佳兴,一种高雅的兴致。
「佳兴与赏景」这个主题要介绍给大家认识的是辛弃疾的词。前面有好几个单元谈论过稼轩的词,着重他词中所抒发的个人的壮慨之怀,郁勃之气,以及退居时,闲而不适之情。我们读他的《破阵子》,体会到他功名未就的沉痛,读他的《水龙吟》和《菩萨蛮》,感受到他有志难申的悲郁,读他的《念奴娇》就知悉稼轩多情的一面,读到他重游旧地所产生的物是人非的感叹,而他的《丑奴儿》更让人了解到他对愁滋味的体会,原来是那样的深。这些词塑造出来的稼轩形象,是个悲剧人物,好像他一辈子都是愁苦不堪的状态。其实稼轩既是豪杰,也是文士,也同具两者的优缺点,在进退之间难免会冲突。
颜昆阳教授在《苏辛词选释》一书中,分析稼轩这种个性特质相当精辟。他说:「在正常状况下,这两种气质性可以当机而发,面对家国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