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意境是要眇沉郁,还是超旷高妙,与作者的性情、怀抱、学养都有关。我们这个单元谈「感悟的境界」,所介绍的作家基本上都是在生命情调上比较热忱、强韧的一群。要感悟人生,不能是太静态、内敛的生命。所谓能入而能出,就是在用情之余,更要有理性的操持,勇于突破的精神,还需要一份豪情。
词之有开拓的境界,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行动力。词的世界本来是局促幽闭的,它所呈现的空间相对狭小,所谓写景不出亭台楼阁;所叙述的时间长度相对短小,都是一个片断的时间,由下午到傍晚,或由晚上到早上,或是去年与今年的对照等等。在几乎静止的世界中,人被动的接受命运,更会让人感到时间推移的压力。词所表现的美是一种阴柔的美,阴柔中也有着韧性,但毕竟过于收敛曲折,气象难免局促。词人如果能够突破藩篱,走出闺闱的世界,走向自然辽阔的天地,领受更复杂的人生际遇,就会展现出不同的境界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踏出一步,就能拓宽了一点空间,增强了时间的体验,而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思想便有更大的伸展领域。在词的闺闱世界中走出来,就意味着改变了幽闭的时间观,纵身在一开放未知的世界;而在这崭新的世界,能勇敢迈进的人,眼界始大,而感慨遂深;又能认真面对,勇于反省的人,则能够洞察生命底蕴,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茫然的生涯中寻得定力与方向。词之所以能够因情而悟道,与词人实际的行为、动作是有关的。所谓在行动中洞视生命的意义,发现真理,我们从东坡、稼轩等豪旷的词中可以得到印证。
第二是洞察力。如果要有所悟,我们需要敏锐的洞察力,需要一种对世间事物有着无比关心的热忱,一种专注的能力,才能够看见常人所不易看到的地方,透过现象而能掌握到本质。诗学上有所为的「灵视」,是指那些具有特别洞察力的作家,能在一般日常生活的事况中发现真理,将寻常生活经验粹炼出可启迪心灵、提振精神的理念。
在宋代词人中,最具行动力和洞察力的作家应该就是苏轼了。换言之,东坡词最能展现出一种睿智,情中有思,意境高远,极富启发性。不过这不是单凭才智学识所能达至的,是要经过一番磨炼才能得到的人生智慧,达到的生命意境。纵然是天才,面对人生的考验,也是非常严峻的。东坡的一生正好让我们看到了天才如何迎向现实的挑战,不断探索、追寻,成就一个圆融、成熟的人生意境。以下我们就随着东坡走一段风雨路途,看他如何发现生命的意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