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带来的孤独感,别后相思、无奈的情绪,对行人和送行的人,或者对男女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两集对相对两面的离愁别绪都做了说明,而今天这一集就让我们来看看宋人在词中,面对离愁时有怎样实际的表现,就是说他们会用怎样的方式去排遣它。
借酒浇愁,是文人常用的方式。在唐诗中像王维的《渭城曲》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劝你再干一杯酒吧,因为你出了阳关就没有了老朋友了。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就说了:「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他是说,我在这谢朓楼上为你饯别,看着万里长风吹送着鸿雁,此情此景真可以痛快地畅饮一番。这两首有名的送别诗都是以饮酒的那一份豪情来打发离愁的。至于词,又有怎样的表现?今天的主题是「沉醉不醒」,就是以不如沉醉的态度来麻醉自己。下面就举晏殊和晏几道两父子的词来说明。

▲宋 汝瓷 莲瓣碗
《玉楼春》无奈借酒浇离愁
前面介绍过晏殊的词,说他的词的特色是清刚淡雅、深情内敛,于伤感中有着旷达的怀抱,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与操持。换言之,晏殊词有一种娴雅的情调。他的语调像他的词集名称「珠玉词」一样,珠圆玉润、流转娴美、温柔婉转,很少激言烈想,而常保有一种锐感柔情的意境。不过面对离愁,他有时也会情不自禁,表现的比较激切,像这一首《玉楼春》: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玉楼春》又称为「木兰花」。这首词感叹浮生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中,却又容易与人离散,人世乖离,令人难过不已。今日劝人沉溺于酒中,以忘掉这些痛楚。晏殊用笔流走,一气贯穿,娓娓道来,情理兼具,颇具说服力。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开篇说,燕子和鸿雁由南方飞往北方后,黄莺也归去了,细细算来,人生真是千头万绪。作者要在这里用了三种鸟儿的来去,暗喻大好春光转眼又消逝。周邦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