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60 年前的王女之死 —— 天城山殉情(第1页)

爱新觉罗慧生,1938 年 2 月 26 日出生于长春(当时是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父亲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弟溥杰,母亲是日本嵯峨侯爵家的千金嵯峨浩。溥杰出身清朝皇室,而嵯峨浩的外祖父家,则是生下了明治天皇的皇亲。因此爱新觉罗与嵯峨家的联姻,可以说是一场非常体面的皇室婚礼。

1945 年,随着日本败战的临近,苏联军队进攻了伪满洲国,溥杰与溥仪一起准备乘飞机逃走,而嵯峨浩带着小女儿坐火车前往朝鲜,准备从朝鲜返回日本。夫妻两人在长春车站匆匆告别的时候,却没想到一家人的生离死别,自此便开始了。

嵯峨浩在逃亡路上,首先在通化被人民解放军逮捕,之后移交给当地公安机关后,在政府的保护之下辗转于东北各地,最终与 1946 年 7 月得到了共产党政权的许可,准许她携女儿返回日本。然而,当她在葫芦岛等待前往日本的航船时,再次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逮捕,并被先后转移至北京和上海。最终,她在 1947 年 1 月,才搭上了最后一班返回日本的航船,带着小女儿回到了日本,再次与慧生团聚。

而另一边,溥杰的命运要比自己的妻子挫折得多。1945 年,他和溥仪等人登上飞机后,在沈阳机场被苏联军队直接俘虏,并被带到了哈巴罗夫斯克的看守所进行关押。1950 年,他被移交给中国政府,之后在抚顺和哈尔滨的战犯监狱里接受改造。

爱新觉罗慧生在日本接受的是贵族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在学习院中与皇室和贵族们的子女们一同成长。她虽然没有在中国生活过多长的时间,但是在升入中学之后,她便开始对中文产生了兴趣,努力地学习中文。1954 年,16 岁的慧生给周恩来总理用中文写了一封信,向他恳求想要见见自己父亲的愿望。周恩来总理收到信后深受感动,于是特批在狱中的溥杰可以和自己在日本的妻女直接通信,以此来鼓励他抓紧改造,早日与家人团聚。

1955 年,溥杰的堂弟溥心畬去日本访问时,担任翻译的就是慧生。她不仅在学习中文方面非常努力,而且在很多场合都以中国人的身份自居,外出时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