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说到晏殊,之前我们已经简单介绍过,他是我国古代文人中罕见的人生赢家,14 岁就以神童的身份参加考试,宋真宗十分喜爱,赐给他同进士出身,从此平步青云,虽偶有波折,但整体十分顺遂。晏殊又恰好赶上了北宋最稳定繁荣的真宗、仁宗时代,他的后辈们往往卷入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新旧党争,比如半生蹉跎的苏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按说,这样顺利的人生,应该没有什么值得写进诗歌中的东西。大家可以回忆下自己的阅读体验,往往一个诗人都是在遭遇痛苦之后,才创作出真正有力量的诗歌。清代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又有人说:「天降百灾异成一诗人。」「诗能穷人。」等等等等,痛苦而坎坷的人生,看起来像是成为诗人的标准配置了。
但是恰恰相反,晏殊在诗词上的成就也非常之高。并且由于生活顺遂,没有太多的俗事牵绊,他的词作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他人的特征。这第一点,是晏殊出场自带一种富贵气象,这种富贵气象不来自于堆金垛玉,而来自于一种「什么都见过了,所以这些都不能引发我兴趣」的倦怠感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特有的审美情调。晏殊曾嘲笑当时很多词人在词中写「金」、「玉」,好比现如今《小时代》里罗列奢侈品品牌,晏殊说这叫「乞儿相」,自己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才叫真富贵,无它,贵族的审美情调而已。就像是王维有一首诗《辋川闲居》,听上去不动声色,实际上呢,他在辋川有个很大的山间别墅。
第二点呢,就是由于生活相对平稳,晏殊能够有时间去思考一些更为根本的哲学问题,比如关于时间,关于人们难以避免的苦难,这些有深度的思考,也成为他词作的一大特色。
比如说,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两首词。
第一首并没有习惯性以景物描写开头,而是直接抛出了关于时间的宏大命题,说「一向年光有限身」,这里的「向」实际读「晌」,一晌就是一小会儿,时间匆匆,我们的生命也只是短暂有限的一瞬,这是宏大的宇宙规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