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第1页)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朱淑真(一说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一期的内容,我们主要关注于女性的生活。而从这一期开始,我将和大家聊聊宋词里面的节日场面。因为节俗是一个时代社会风俗的集中体现。在今天,我们不仅过传统节日,洋节日也很多,就连电商的节日,比如双十一、六一八什么的,都早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11 月 11 号凌晨大家都捧着手机等待清空购物车,生怕慢了几秒钟钱就花不出去的奇景,想想看也能代表现在的社会文化。

而在古代,节日比当今稀罕、神圣许多。我小的时候,过春节,就比现在年味强不少。古人过节,或许有小学生放暑假那样的兴奋感。现如今物质繁荣了,有很多时候反而不能体会到过节的气氛了。

今天我们要讲的两首词,是关于「元夕」的。元夕,就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中国古代,迫于很多原因,一般时候的夜晚都是宵禁的,如果有胆敢违反宵禁令的人,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咱们之前聊过温庭筠就曾因为喝多了违反宵禁,被巡街的差役打断了牙。所以,生活在那个时代,可不如我们现如今这么自由,晚上出去玩个通宵也是很随意的事情。

古时候,一年中只有正月十四到十六,城市里是解除宵禁的,所谓金吾不禁,甚至女孩子都可以到灯市去看花灯花市,通宵歌舞。您想想,在那种年代,这样的夜晚是多么奢侈。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写到元夕,常常便是与男女之间的幽会相关的——这其中最有名气的一首,是才女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这首词的作者,有传说是欧阳修,存在争议,我个人倾向于是朱淑真的作品。

相对于有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的生平已经很难考证了。只知她也是一位天资聪颖,饱读诗书之女。丈夫是一名小吏,说是和丈夫志趣不和,最后郁郁寡欢而死。这首词,我们便能看到朱淑真对于爱情的追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