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为什么说凡事都要给个理由?(第1页)

每个人原本都是有自己目标的,或大或小,或远或近,但是目标也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如果老是实现不了,很多人就会丢掉目标,把一切交给环境和习惯来

「打理」。

实现目标的困难,并非来自目标本身,而是没有得到相关人物的支持,或者说,没有给出让对方支持你的理由。

理由:既不要见外,也不能想当然

  • 孩子一生下来就要吃奶,父母当然不会要孩子先给出什么理由再喂奶;
  • 孩子上学了,父母要花钱,要操心,会无私地支持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也不会要孩子给出什么理由再做这些。

可这一切都在形成孩子

「无理由」获取的习惯,而且是在毫无觉察的状态下习得的,就好像是天经地义的。

  • 如果父母自己习惯了承担这一切,就算真的有困难,也不愿意让孩子看到感觉到,生怕给孩子造成任何负担影响学习和成长,进一步影响孩子将来的竞争力,那么可能就真的害了孩子。
  • 这样的孩子走进社会,到了工作岗位,周围人当然不会像他的父母那样无条件支持他,于是他就很不习惯。

见了客户要销量,理由是他这个季度的指标高,可你的指标与别人何干?

  • 到财务报销要快速通道,理由是钱包里没钱了要快点拿到钱,可有钱没钱那是你自己的事;
  • 对某个产品不了解,是因为没有人培训,可是你也没主动去问过人家呀;
  • 做不好销售,说是因为客户忙不愿见你,可是没有哪个客户等着销售人的,这算什么理由么。

这些现象是

「无理由」习惯的延续。要阻断这个循环,就要更早建立

「给理由」的习惯

工作了几年,一起进公司的人有的获得了晋升。经过几个晚上的盘算之后,你也去找老板谈谈,是不是也应该得到提拔。如果老板不同意,那就是此处不留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