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节 如何让客户的反应在我的意料之中?(第1页)

无论我们的产品多么诱人,都很难抵消销售人的内心的不安。如果产品本身足够强大,强大到谁都能做出好业绩,那么销售人的可替代性就太大了,换句话说,销售人本身就是可有可无的,那么这种情况下,销售人的不安是可以想见的。

如果产品不够强大,就说明销售人的水平与销售业绩是有关联的,也就是说,不好销售的产品,正是凸显销售人重要性的时候。

如果好做的产品,轮不到你;而不好做的产品又指望不上你,销售人的价值何在呢?这是第七课第四讲:如何让客户的反应,在我的意料当中?

客户的反应在意料之外,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对客户不了解;第二,是不敢想;第三,是来不及应对。我们一个个来讲。

第一,不了解客户,反应难以预料

客户,首先只是一个概念,什么是「客户」?

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还是一个复杂的关联体?客户概念的模糊,正是出乎意料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拎得清。

当我们把客户就当作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哪怕做了很多的工作,哪怕客户做了很多的承诺,照样会变卦,答应好好的事情,最后出了差错。

这是因为我们把客户只是当作一个个人,范围太小,意外来自客户所在的组织。很多时候,客户做什么,不做什么,也由不得自己,不要动不动就扯上人品。

当我们把客户当做一个组织来看的时候,意外会减少很多,因为会考虑到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的平衡。这个时候的意外来自客户复杂的关联体,客户所在的组织,毕竟是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受到外部的力量比如竞争环境,政策环境,新兴力量的挑战。

没有一个组织是活在真空里,不考虑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就会出现好事多磨的感叹。

如果我们把客户当作一个孤立的个体来看,客户分为角色与自我两个部分。哪一部分是销售人可以预料的呢?

当然是角色。而销售人打交道的也正好是角色部分,因为只有角色才能做出决定,也只有角色才有自己的独特的任务,职责和资源。我们只要洞察对方的战略,就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角色的行为和反应。

举个例子:

一个领导的角色,总要完成团队的任务,总要面对对手的竞争,总要负责团队的发展,这是可以预期的。至于客户的自我部分,除非很熟悉,否则自我总是被角色隐藏的,客户在工作上的行为,多半受到角色的约束,而不是客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