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开始第四课的第五讲:预见对手的忽视,阻止与反击。
天道
在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电视剧《天道》里面,几个发烧友组成的草头班子,拼凑出一个小微企业,研发和生产音响设备。这个小微企业是也丁元英(王志文饰演)承诺女朋友的扶贫项目。
简陋的生产「基地」,完全不能与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和环境相比。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任何一个市场里现有的玩家都能对它进行无情地碾压。要经验没经验,要人才没人才,要名气没名气,没有任何人会注意到这个企业的存在。
负责扶贫的主角丁元英,并没有拿出资金,也没有出面管理,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决策,就是在企业一开始就明确地引入一个足够强劲的对手。
在这个阶段,不要说那家强劲的对手,就是市场上的任何一个对手,都不会把这家公司当回事,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亮点。
坦然接受这个阶段的「待遇」,那就是不断被忽视,甚至无视与嘲讽。总经理像个跑街的,背个小包到处窜,不断「收割」被无视的感觉。与此同时开始相应的「布局」,在北京注册公司,在德国接受产品测试引发传播,找到初期试听者启动口碑。
这一切都指向林雨峰为代表的市场上既得利益者,但是他们演绎了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经典反应:不屑,忽略,评判,嘲讽,拒绝,反击,最后绝望。这些反应是随着自己的力量逐步升级的,当我们体会到竞争对手逐步升级的反应,就是我们取得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一个组织成长的过程在现有的玩家眼里就是这样的顺序:看不见,就是被忽视;看不起,就是被嘲讽;看不懂,就是拒绝深究;赶不上,就是来不及。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也是竞争的常态。
选定了竞争对手,当然是为了自我成长,可是对方不会任由我们成长,他们会用各种形式让我们放弃。
忽视
我们千辛万苦地把对方当做对手,结果人家根本就置之不理。很多人受不了这种被忽视的感觉,开始自我怀疑,自我矮化,感觉自己很渺小,意志稍弱就可能重新选择一个更现实的领域待着,这样要么没有对手,要么选择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对手。不被重视,实在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
换掉了对手,其实也就换掉了目标和战略,生意的性质都变了。很不划算,在这个阶段千万要坚定。
阻止
忽视阶段,对手不屑于采取任何措施,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